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撤销假释的程序怎么走

撤销假释的程序怎么走

时间:2024-11-06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123

假释撤销的定义和情形

假释的撤销是指在假释考验期内,获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再次犯罪、被发现有漏罪未宣判或者违反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管机关规定,被人民法院裁定收监执行刑罚的执法活动。

撤销假释的情形

根据刑法规定,获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具有以下法定情形之一时,假释将被撤销:

1. 在假释考验期内再次犯罪,无论新罪的性质和形式,以及可能被判处何种刑罚,都应撤销假释并对新罪进行判决。同时,将未执行完毕的前罪刑期和新罪判决的刑期按照总和刑期以下的数罪中最高刑期酌情决定执行数罪的刑期并罚。

2. 在假释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犯罪,如果发现的新罪在追诉时效内,也要撤销假释,并按照第一条的规定处罚。

3.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有在前罪判决后未判决的漏罪,并且未超过追诉时效,无论漏罪的性质如何,都要撤销假释。将前后两罪的刑罚合并,在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数罪并罚的刑期。

4. 在假释考验期内违反以下规定之一,假释将被撤销:

(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 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 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撤销的程序

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违反国家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说明犯罪分子在社会上仍具有一定甚至相当大的危害性,不宜再适用假释,应当依法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在对犯罪分子撤销假释并收监时,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根据我国监狱法第33条的规定,对于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期间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予以审核裁定。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以及监狱在执行减刑、假释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监狱在考虑对罪犯进行减刑或假释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程序,包括分监区警察会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刑罚执行部门审查、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等。最终,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减刑假释的建议,并由法院

  •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死缓能减为有期徒刑吗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和死缓能否减为有期徒刑的问题。对于未成年、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适用假释。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符合条件的罪犯也可以假释。但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同时,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考虑假释。

  • 假释的法律条件

    假释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条件。假释的对象需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同时,需要已执行一部分刑罚,并符合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对于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

  •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二)终审法院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印件;(五)其他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应予移送的材料。人民检察院对报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检察意见的,执行机关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公示内容应当包括罪犯的个人情况、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罪

  • 撤销假释的程序怎么走
  • 假释的条件是什么
  • 减刑的条件都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