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律师通过会见可以把家属的关切告诉犯罪嫌疑人,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缓解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也让犯罪嫌疑人感受到家里人在关心他帮助他,而不是对其所犯错误不原谅。这点对其将来服刑改造,是否重新做人有重要的关键。 2、律师通过会见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让其第一时间了解其涉嫌的犯罪罪名的相关法律知识;让犯罪嫌疑人对所面临的困境有个清醒的认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毕竟中国的司法大多数是靠口供来认定犯罪。这是越早请律师的关键原因。 3、律师通过会见可以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的初步情况,为今后审判环节的辩护做好准备工作; 4、律师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帮助犯罪嫌疑人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行为,便于争取立功的机会,从而减轻 处罚; 5、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从犯罪嫌疑人处了解到其无罪或者罪轻的犯罪线索,帮助做一些固定有力证据的工作,防止一些关键证据灭失,为以后的成功辩护做准备; 6、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讯逼供的发生。尽管,我国的法治环境逐步好转,但是刑讯逼供等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屈打成招、屈打致残致死的惨剧。如果侦查机关工作人员发生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律师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提起申诉、控告; 7、律师可以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8、律师在侦查阶段可以根据案情为捕后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从而很好的化解危机。
七年前案件是否可以翻案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否可翻案取决于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若案件已立案或符合特定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限制。此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条件。
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从犯罪之日和犯罪终了之日开始计算的方式。文章还阐述了追诉时效的终点、延长和中断问题。对于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等特殊情况,追诉期限不受限制。若在前罪的追诉期间再次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会中断,并从后罪成立之日重新计算
中国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最长追诉时效为十年。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时效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对于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将面临处罚。若纳税人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受到行政处罚,通常不再追究
刑法中的追诉时效规定。根据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追诉时效期限分为不同情况,包括五年、十年、十五年和二十年。对于同一种犯罪行为的不同情况,应根据与罪行最相符的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超过二十年后若仍认为有必要追究刑责,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