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特殊累犯的规定,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再次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将被认定为累犯。
1. 间谍行为必须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否则不构成间谍罪。行为人实施的间谍行为必须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这是构成间谍罪的限制性规定。即使行为人实施了间谍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性质,就不能被判定为间谍罪。
在实践中,对于接受间谍组织任务和为敌方指示轰击目标的间谍行为,是否具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性质相对容易认定。而对于参加间谍组织的间谍行为是否具有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的性质则较为困难。只要查明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就可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对我国国家安全构成危害。如果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是针对我国的,就可以认定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危害。因为国家安全的危害不需要具有实际的损害结果,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时,国家安全的危害就已经存在。
2. 需要区分参加间谍组织的间谍分子和组织中的非间谍分子。非间谍分子指的是在间谍组织中未履行参加间谍组织手续,也未进行间谍活动的工程技术、一般勤杂、医务、传达、庶务等人员。这些人员虽然也可能来我国旅游、探亲、学术交流、经贸洽谈等,但没有进行间谍活动,不能被追究间谍罪责任。
3. 行为人参加间谍组织后接受了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并实施了这些任务。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行为人接受了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并犯下其他罪行,构成了间谍罪和其他犯罪,应当同时处罚。这是因为行为人实施的其他犯罪已经超出了间谍罪的构成要件,应该分别处罚,同时数罪并罚。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接受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并犯下其他罪行的行为人,只构成间谍罪,不构成数罪并罚。这是因为接受任务的行为与完成任务的行为之间存在内在的事实联系。而且,在行为人接受任务时,实施完成任务的行为的故意已经存在。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积极参加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参加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将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问题,重点阐述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并详细说明了处罚原则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依据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还需查明行为目的和秘密谋划活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包括利用个人职务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用于营利活动以及数额巨大未归还等。针对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有期徒刑、拘役或无期徒刑等不同的刑罚,旨在保护公共财产所有权和维护国家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叛逃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客观要件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自己的叛
恐怖融资是指有下列行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募集、占有、使用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以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