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及勘验、检查的笔录
级别管辖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上的分工。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划分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主要依据包括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案件的涉及面和影响的大小、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工作负担的平衡。
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主要是普通刑事案件,除依法应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以外的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都属于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由于数量多、颁布广、离犯罪地近,将绝大多数的普遍刑事案件划归其管辖,有利于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就地审判案件,及时、公正地处理案件,并便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活动,便于群众旁听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法制宣传。
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遍刑事案件以及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一般都是性质严重、案情复杂、影响较大或者处罚较重的刑事案件,其审判必须严肃慎重。因此,将这些案件交给水平更高、经验更丰富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可以更好地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
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主要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作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体系中级别最高的一级,负责对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复核死刑案件和核准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件,以及对全省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因此,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宜太多,只能是全省性的重大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作为国家的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负责监督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并对各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和核准死刑案件。因此,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只能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以确保案件质量和审判的公正、合法,树立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数罪并罚的级别管辖
在级别管辖中,如果被告人犯数罪,根据各罪的性质、影响和可能判处的刑罚,分别属于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管辖的情形时,应当一案审理,且案件的级别管辖应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办法,由相应的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勘验、检查的笔录
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并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