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级别管辖 >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时间:2025-03-1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6378
管辖是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刑事诉讼程序从立案开始启动……首先面临的程序前提就是公、检、法三机关中哪一个机关对该犯罪有管辖权以及哪一级、哪一个地域的人民法院对此有一审管辖权。如果管辖范围和权限不明,诉讼活动就无法开展,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管辖之于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些国家的刑事诉讼法立法体例上得到真切的反映。但综观各国的刑事诉讼法典有关管辖问题的规定大都未明确规定刑事诉讼程序中的级别管辖问题,更多的是关于地域管辖,牵连管辖及由此引起的管辖争议问题及处理。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发现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编《总则》第二章《管辖》以十个条文规定了刑事诉讼中的管辖问题,其中有五个条文(第19条至第23条)规定的都是级别管辖,分别规定了四级法院在一审刑事案件管辖上的分工和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移转问题。

引言

在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研究中,相对于刑事诉讼法典中所反映的地位,管辖似乎并不是一个引起学者关注的话题。目前的文献检索显示,关于管辖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是级别管辖方面的研究更是罕见。对于级别管辖制度的正当性以及涉及级别管辖的牵连管辖中上位管辖权吸收下位管辖权等问题,人们的兴趣并不高,并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也缺乏足够的理论深度。然而,在民事诉讼领域,苏-力教授对级别管辖制度提出了质疑,并指出了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存在的弊端。

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的弊端

苏-力教授认为,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存在一些弊端。首先,级别管辖制度导致了没有严格的上诉法院,使得基层法院的管辖权不完备,进而导致基层法院的司法管辖权残缺和不确定。其次,级别管辖在表面上虽然确定,但实际上为当事人规避法律提供了空间,为其提供了规避一审法院和上诉法院的可能性。此外,在中国当前的司法环境中,级别管辖更容易导致司法腐败,并且不利于基层法院法官素质的提高。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的研究缺乏

与民事诉讼领域相比,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问题鲜有论及。虽然筆者曾对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撰文反思,但由于学养所限,未能引起学界的共鸣,甚至没有人对我的观点进行驳论。然而,在当前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背景下,几乎每个环节都引起了学界的研究热情,但对于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制度却缺乏关注。尽管一些学者对当前的级别管辖制度提出了修正的建议,但都没有质疑级别管辖制度的存在根据,只是提出了如何简化操作级别管辖制度的方法。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级别管辖制度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虽然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存在一些弊端,但在刑事诉讼领域的研究中,这一问题几乎被忽略了。在当前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对级别管辖制度进行深入研究,从宏观的价值选择到微观的制度构建,为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制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的定义

    刑事案件的定义及其相关要素与特点。刑事案件涉及侵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经国家立案侦查、审判并施以刑事制裁。其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相关人、行为和物品要素。案件特点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存在犯罪现场、因果联系复杂多样以及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此外,刑事案

  • 职能管辖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分类和管辖问题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分类和管辖问题。指出了不适合由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存在的问题,包括调查取证困难、难以保护国家利益等。同时,讨论了公安机关、法院和检察院之间在案件管辖上的矛盾,原因是分工不明确和案件的复杂性。实际操作中,存在职能管辖错误的现象。

  • 刑事案件立案级别管辖规定

    刑事案件立案级别管辖的相关规定。其中,不同类别的刑事案件由不同机关管辖,如公安机关、军队内部公安机关、监狱内公安机关等。犯罪地和居住地的管辖原则以及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的管辖也有所涉及。对于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一般按照最初受理或主要

  • 自诉案件的分类及管辖
  • 刑事诉讼中级别管辖制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 再论刑事诉讼中的级别管辖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