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叛逃罪名词解释

叛逃罪名词解释

时间:2024-09-10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541
在认定叛逃罪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知道叛逃罪的认定标准和构成要件,还要知道什么是叛逃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准确的对犯罪人进行惩罚。那么,叛逃罪名词解释是什么呢?叛逃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叛逃罪的定义与解释

叛逃罪是指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的行为。这种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国家损失,并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构成叛逃罪。

叛逃罪的认定标准

一、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

叛逃罪与背叛国家罪虽然都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在以下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1. 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跨国公民。
  2. 客观行为不同:叛逃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而背叛国家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二、叛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区别

叛逃罪与军人叛逃罪在主体上存在差异,前者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适用于军人。

三、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区别

叛逃罪与偷越国(边)境的犯罪目的和主体身份不同,前者属于吸收犯。

四、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

投敌叛变罪是指投奔敌人营垒并为其效劳,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的行为。叛逃罪和投敌叛变罪都属于背叛祖国的行为,但两者在以下方面存在本质区别:

  1. 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只适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投敌叛变罪适用于中国公民。
  2. 客观行为不同: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而投敌叛变罪表现为投奔敌人营垒或投降敌人。

关键区别在于叛逃罪只涉及叛逃到境外,而不是投靠敌人;而投敌叛变罪主要涉及投靠敌人并有变节行为,但不一定是投奔境外的敌人。

叛逃罪的量刑处罚

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犯叛逃罪的个体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情节严重者将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指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叛逃、携带国家秘密叛逃、叛逃后发表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形象的言论等。

对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情况,将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根据法律第56条和第113条的规定,犯叛逃罪的个体除了上述刑罚外,还可能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并可能并处没收财产。

相关标签: 叛逃罪工作人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问题,重点阐述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并详细说明了处罚原则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依据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还需查明行为目的和秘密谋划活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包括利用个人职务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用于营利活动以及数额巨大未归还等。针对不同程度的犯罪行为,法律规定了有期徒刑、拘役或无期徒刑等不同的刑罚,旨在保护公共财产所有权和维护国家

  • 区分背叛国家罪与叛逃罪

    本罪主体必须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背叛国家罪主体只要为跨国公民即可。本罪客观行为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与行为;而背叛国家罪则表现是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及安全的行为。二者区别的关键是

  • 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判定叛逃罪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这种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即被称为叛逃罪。叛逃罪表现为叛逃境外或在境外叛逃,也具有背叛祖国的性质,但是叛逃罪和背叛国家罪有

  • 叛逃罪为什么最高刑不处死刑
  • 叛逃罪名词解释
  • 叛逃罪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