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和敲诈勒索罪都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刑事犯罪,但两者的犯罪构成是不一样的。
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分别不同的人。
2. 客观要件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如系暴力,行为人声称将来实施,而绑架罪的威胁内容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的暴力。
3. 敲诈勒索罪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予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加以隐藏、控制。
此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不是当场交付财物,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将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指的是在绑架过程中对被绑架人使用暴力或者进行虐待等导致被绑架人死亡,以及被绑架人在绑架过程中自杀身亡的行为。“杀害被绑架人”指的是在劫持被绑架人后,由于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没有实现以及其他原因,故意将被绑架人杀害的行为。
法律对绑架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行为采用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即死刑。因此,在适用时,司法机关应当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严格掌握适用的条件。
如果在绑架他人后又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行为,这些行为将被包容于绑架罪中,不会单独定罪。如实施强奸等行为,则应实行数罪并罚。
自首认定中的自首认定要素和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认定,以及提起自诉的条件。自首认定可从投案的时间、自动性、投案对象和投出对象来把握;如实供述则关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及未供述真实身份的情况。提起自诉需满足适格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属于
寻衅滋事罪的追诉期限及其中情节恶劣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追诉期限由可能判处的最高刑决定。文章还详细列举了认定情节恶劣的具体情形,包括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等,并说明了当案件中存在这些行为之一时,应被认定为情节恶劣。
讨债把人绑架的法律性质,指出这种行为属于索债型非法拘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文章强调被绑架的“人质”大多与债务人有一定关联,被扣押作为讨债手段。根据刑法规定,这种行为应受到非法拘禁罪的处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包括所有自然人,不论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罪的从轻情节是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被害人谅解的。根据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