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要构成职务侵占罪,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件: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包括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而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则是指通过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利用其他人员的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具体包括: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利用工作上的便利,如熟悉环境、容易混入现场、易接近目标等,并非构成职务侵占罪,而应当以其他罪行如盗窃罪来论处。
侵占行为是指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本单位财物包括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无论是物权、无形财物权还是债权。具体形态包括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非法占为己有则是指采用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将本单位财物转化为私有,包括将合法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的行为,以及利用职务便利而骗取、窃取、侵吞、私分单位财物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侵占行为开始,即构成非法所有状态,但这只是非法所有状态的结果,并非侵占行为本身的继续。侵占行为的完成,则应视为既遂。如果侵占行为未能完成,则应以未遂论处。
职务侵占罪要求数额较大,即侵占的财物数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解释,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为六万元,数额巨大的起点数额为一百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员工侵占公司财产的法律处罚。对于侵占公司财产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金额大小,会受到刑法和法律的制裁。国有和非国有公司中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占财产,将面临有期徒刑和财产处罚。同时,《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也对此类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涉及收受贿赂
职务侵占犯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正确理解及其包括的内容。职务不仅包括公务,还包括劳务。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职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既包括利用从事公务活动之便,也包括利用从事劳务活动之便。对于员工是否可以报案追究经理职务侵占责任,文章
职务侵占罪的取保候审情形与刑事责任。取保候审针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或羁押期满但案件未结的情形。职务侵占罪刑事责任包括侵占数额较大或巨大的公司财物,将面临有期徒刑和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公司法责任涉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和
职务侵占罪的适用范围、认定方式、刑罚标准和量刑指导意见。职务侵占不仅涉及本单位财物,还包括与本单位有关的单位的财产。认定时考虑犯罪方式与职务是否相关,是否利用了职务便利。刑罚根据数额大小和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量刑则根据数额和其他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