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构成要件

时间:2024-01-28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305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一项违反我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那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相关内容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构成要件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在战争期间,根据国家和武装部队的需要,对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房屋、场所、设施、运输工具、工程机械等进行紧急征用。这是为了迅速组建和扩建部队,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和运输能力,保证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各国普遍采取征用措施,并在法律上对征用军用物资和设施的范围、对象、时机、权限、惩处等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48条规定,国家根据动员需要,可以依法征用组织和个人的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且情节严重。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或类似战争等紧急情况下,依法有偿使用武装部队以外的单位和个人的财物及其劳动力。军事征用由执行作战任务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可决定进行军事征用。被征用人无法当场给予补偿时,征用单位应当开具征用证明,并在以后有可能时进行补偿。拒绝征用可以是对征用通知置之不理,也可以是以暴力或威胁方式拒绝。拒绝方式不影响本罪成立,但在量刑时应考虑相关情节。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认定

在认定本罪时,需要注意与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的区别。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因军事需要而依法有偿使用公民、单位的财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通有紧急情况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而战时掠夺居民财物罪则是军人擅自进行的抢劫、掠夺战区无事居民财物的行为,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这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依法作出的有偿使用,后者是擅自进行的非法占有;前者出于国家的军事需要和国防利益,后者出于个人非法占有的目的和私欲;前者包括一切财产,后者一般仅限于动产;前者可以发生在后方或前方,后者必须发生在前方即军事行动区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包括相关法律规定中的有期徒刑和附加刑如死刑的应用情境。对于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间谍犯罪分子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境外受威胁或诱骗参加敌对组织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不追究。在认定间谍罪时,需满足针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等标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和特点。电信诈骗资金难以追回,因为其特点包括无面对面接触、信息化作案、智能化手段、地域分散甚至国际化、团伙作案和赃款转移迅速。被骗资金可通过多种渠道快速转移,警方难以追踪。银行冻结账户流程复杂,且涉及多家账户,导致资金难以冻结。诈骗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该罪侵犯的是部队兵员管理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犯罪对象必须是逃离部队的军人,且情节严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本罪与窝藏罪的界限。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在司法解释中是怎样的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