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有哪些

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有哪些

时间:2024-10-2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859
在现实赊好账中,渎职侵权罪这种犯罪活动的犯罪主体限定与国家工作人,属于徇私枉法。不仅不按照规范行使职权,且企图危害公民人身权益的。一般来说,渎职侵权罪涉及的官员是十分的广的,所以社会危害性较大。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本文为您介绍渎职侵权犯罪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及其原因

一、渎职侵权犯罪的危害性

渎职侵权犯罪对社会正常发展造成六大危害:

1. 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 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市场监督管理;

3. 严重侵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安全生产、食品卫生、房屋拆迁、社保资金、环境资源、医疗医药、教育管理、企业改革改制等领域;

4. 破坏司法公正,损害司法权威,践踏法制尊严,司法人员渎职失职犯罪仍然严重;

5. 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作风粗暴、耍特权、逞威风,刑讯逼供、非法拘禁,手段残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6. 增加领导干部犯罪,损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形象,危害党和国家机关的公信力。

二、渎职侵权犯罪危害大、处罚轻的原因

1. 社会公众对渎职犯罪的危害性和惩治必要性的认知不足,容易对渎职行为宽容,认为是“好心办坏事”;

2. 现行问责究罪机制导致渎职犯罪轻刑化,党纪政纪优先原则使得党纪、政纪处分取代法律责任;

3. 司法机关受制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独立性,无法严格依法追究渎职犯罪;

4. 检、法两家对立案标准的认识不一致,导致重罪轻判、轻罪不判;

5. 官员职务犯罪缓刑、免刑适用比例高,缺乏法律层面的制约和监督层面的约束;

6. 处罚规定畸轻,渎职犯罪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但刑法对其规定的刑期较短;

7. 缺乏具体的司法标准,导致法院在量刑上自由裁量权过大,容易受到外界干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定罪免刑与玩忽职守罪

    定罪免刑在刑法理论中的适用条件,特别是在玩忽职守罪中的应用。犯罪情节的界定上,主要存在实质标准说、形式标准说和综合标准说三种判断标准,其中以法定刑为标准的形式标准说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和刑罚。

  • 滥用职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 渎职罪的定义和要素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 渎职罪金额怎么量刑

    渎职罪的量刑问题。渎职罪的量刑不仅考虑贪污金额,还包括犯罪细节、结果、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保证量刑公平合法。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法官会综合考虑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公正判决。

  • 失职渎职罪怎么判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
  • 毁灭证据罪从犯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