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即成犯追诉期限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的。犯罪成立之日是指犯罪行为实施之日。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犯罪,其犯罪成立之日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对于行为犯或以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构成所必需的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
对于危险犯,追诉期限应从实施危险行为之日起计算。
对于预备犯,追诉期限应从预备犯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中止犯,根据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是在着手实行犯罪后中止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如果在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则追诉期限应从犯罪中止成立之日起计算。
对于未遂犯,追诉期限应从犯罪未遂成立之日起计算。
对于共同犯罪,追诉期限应从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得以实施之日起计算。
对于结果犯,追诉期限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结果加重犯,追诉期限应从加重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对于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根据刑法规定,连续犯和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连续犯以连续实施数个相同行为为目的,每一个行为都可单独构成犯罪。因此,连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指的是最后一个犯罪行为成立之日。
继续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因此,继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持续状态结束之日。
根据2015年11月实施的新刑法规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具体规定如下: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渎职是指国家官员、公务员等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疏忽职守、徇私、收受贿赂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和国家人民利益受损失等行为。渎职的具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泄露国家机密
- 私放罪犯
- 妨碍他人解救受害者
- 绑架、儿童罪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 失职包括传染病防治失职、商检、动植物检疫失职、私设小金库、少征税款、放纵走私等。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渎职罪的涉案判罚额度的判定准则和量刑标准。对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为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
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的问题。对于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等行为,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将面临有期徒刑等惩罚。同时,篡改证据也构成犯罪,司法工作者犯此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