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即成犯追诉期限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的。犯罪成立之日是指犯罪行为实施之日。不同种类和形态的犯罪,其犯罪成立之日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对于行为犯或以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既遂构成所必需的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
对于危险犯,追诉期限应从实施危险行为之日起计算。
对于预备犯,追诉期限应从预备犯罪之日起计算。
对于中止犯,根据情况进行确定。如果是在着手实行犯罪后中止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如果在预备阶段中止犯罪,则追诉期限应从犯罪中止成立之日起计算。
对于未遂犯,追诉期限应从犯罪未遂成立之日起计算。
对于共同犯罪,追诉期限应从整体共同犯罪行为得以实施之日起计算。
对于结果犯,追诉期限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对于结果加重犯,追诉期限应从加重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对于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境外,而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的犯罪,追诉期限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根据刑法规定,连续犯和继续犯的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连续犯以连续实施数个相同行为为目的,每一个行为都可单独构成犯罪。因此,连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指的是最后一个犯罪行为成立之日。
继续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因此,继续犯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就是持续状态结束之日。
根据2015年11月实施的新刑法规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一定期限不再追诉。具体规定如下: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渎职是指国家官员、公务员等公职人员滥用职权、疏忽职守、徇私、收受贿赂或其他不正当利益,导致公共财产和国家人民利益受损失等行为。渎职的具体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 泄露国家机密
- 私放罪犯
- 妨碍他人解救受害者
- 绑架、儿童罪
-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 失职包括传染病防治失职、商检、动植物检疫失职、私设小金库、少征税款、放纵走私等。
滥用职权是否属于监察委管辖范围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滥用职权罪是监察委有权管辖的范围之内的。监察委作为监察机关,对行使公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包括滥用职权行为。监察委有权对滥用职权行为进行调查、审查和追究责任,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罪行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社会团体成员若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滥用职权造成损失,也将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玩忽职守罪的刑事责任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及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同时详细阐述了玩忽职守行为与造成的重大损失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构成玩忽职守罪的行为必须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
开设赌场有立案标准,立案标准是只要行为人有开设赌场的行为的,应予立案追诉;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赌博网站,或者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接受投注的,也属于开设赌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