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犯的认定标准是根据以下要求来确定:
连续犯必须是行为人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同一的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数次实施同一犯罪的故意。概括的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只要有条件就实施特定犯罪的故意。这两种心理状态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连续犯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如果只实施一次行为,是不可能成立连续犯的。数个行为指的是两个以上的行为。通常认为,连续犯限于每次行为能够独立构成犯罪的情况。如果连续实施同一种行为,但每次都不能独立构成犯罪,只有这些行为的总合才构成犯罪,那么可以称为徐行犯。然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连续犯的数次行为应包括:数次行为都独立构成犯罪、数次行为都不独立构成犯罪、数次行为中有的独立构成犯罪、有的不独立构成犯罪这三种情况。
连续犯的数次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判断连续性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既要考察行为人是否有连续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故意,又要通过分析客观行为的性质、对象、方式、环境、结果等来判断是否具有连续性。
连续犯的数次行为必须触犯同一具体罪名,而不包括触犯同类罪名的情况。一般来说,刑法不同条文保护不同的法益,因此连续犯只触犯同一具体罪名,那么必然只侵害同一法益。关键问题是,同一法益是指“同一个法益”(同一法益说)还是“同一种法益”(同种法益说),这与法益的专属性和非专属性有关。对于个人专属法益的犯罪,特别是其中法定刑较低的犯罪,应采取同一法益说,否则难以做到罪刑相适应。例如,对于连续故意造成三个不同人轻伤的行为,应认定为同种数罪且实行并罚。对于侵犯非专属法益的犯罪如侵犯财产罪,则应采取同种法益说。例如,连续盗窃、诈骗不同被害人的财物,可以认定为连续犯,以一罪论处。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条文规定了不同的具体犯罪,因此触犯同一条文并不等同于触犯同一罪名。将连续犯以一罪论处是有法律依据的。例如,刑法第153条第3款规定:“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走私货物、物品的偷逃应缴税额处罚。”刑法第89条规定,对于连续犯的追诉期限应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也表明对连续犯是以一罪论处的。因此,连续犯并不是“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或“处断的”法定的一罪。
离婚时因家庭暴力导致的损失如何索赔的问题。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涉及物质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等,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恶意等因素判断。文章还介绍了家庭暴力的认定标准,包括家庭成员身份、主观故意、受婚姻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和造
新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和效力。新婚姻法明确了事实婚姻的认定标准和条件,包括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文章指出,尽管事实婚姻未经过法律程序登记,但在法律上仍具有一定的效力,双方享有夫妻间的大部分权利和义务。然而,相较于合法登记的婚姻,
行贿罪的法律定义及其认定标准。行贿罪是行为犯,只要达到立案标准无论结果如何都构成犯罪。其适用条件包括行贿数额、情形等。认定行贿罪需注意与馈赠礼物、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的界限。只有正确区分这些问题,才能准确认定行贿罪。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的同时,具有多种特定情形的将酌情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