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虐待俘虏罪主体可以是谁

虐待俘虏罪主体可以是谁

时间:2023-12-26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967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世界局部地区仍然是有战争的。并且国家之间是存在利益冲突的,如果发生战争的,作为普通公民,是需要保卫国家的。在战争时期,如果抓到俘虏的,需要予以妥善安置,不得虐待,否则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那么,如果虐待俘虏罪主体可以是谁?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虐待俘虏罪主体范围的界定

虐待俘虏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监押看管俘虏职责义务的军职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不负有该职责义务的人不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虐待俘虏罪的犯罪主观要件

虐待俘虏罪在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即出于义愤、报复、狭隘的意识,明知是违反政策、法律、国际公认准则仍然实施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故意行为。

虐待俘虏罪的刑罚

根据刑法规定,虐待俘虏罪的刑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虐待俘虏罪的客体

虐待俘虏罪侵犯的客体包括部队的作战秩序、作战利益、相关政策、法律规章、纪律的规定以及战俘的人身权利和健康权利。

虐待俘虏罪的行为描述

虐待俘虏罪是指负有监押看管俘虏职责义务的军职人员,违反政策对俘虏实施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和摧残的情节严劣的行为。

虐待俘虏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对待俘虏应该给予人道主义待遇,不准歧视、虐待或杀害。虐待俘虏的行为败坏了武装部队的声誉,损害了执政党的信誉,严重危害了战争利益,并违反了国际上公认的准则,即给予战俘人道主义待遇并保护他们的人身、荣誉、财产和生活权利。

虐待罪的定义和量刑

虐待罪是指对同住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采取打骂、捆绑、限制自由、凌辱人格、冻饿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情节恶劣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的规定,虐待家庭成员的情节恶劣者,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可处以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告密者,将给予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该罪侵犯的是军情报告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隐瞒、谎报军情的行为会对作战造成危害,涉及故意掩盖真实军事情况或报告不真实情况的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担负报告军事情况任务的特定人员。

  •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

    串通投标罪是否属于集体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串通投标罪属于共同犯罪而非集体犯罪。串通投标行为需要两个以上主体实施,如果是单位之间的串通投标则构成单位犯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串通投标行为的表现。

  •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

    电信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区别。我国刑法中将电信诈骗罪归为诈骗罪的范畴,两者主观要件相同,但行为表现不同。诈骗罪通过欺骗手段,而盗窃罪则是偷盗行为。文章还介绍了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体的概念及在两种犯罪中的体现,并说明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刑罚。

  • 投降罪

    关于投降罪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投降罪指的是军人在战场上因畏惧战斗而投降敌人的行为,将受到刑法严厉处罚,最高可判死刑。而战时临阵脱逃罪则是指军人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行为,其处罚程度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 刑法专业术语解析:违令作战消极罪
  • 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体的有哪些?
  • 单位犯罪是否实行双罚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