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军人犯法最高法有没有审判权

军人犯法最高法有没有审判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035
对于现役军人犯法,需要由军事法院进行审判。在审判的时候,军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军事法院需要根据事实和法律审判。军人犯法最高法有没有审判权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的,最高法院作为最终的审判机关,有权审判军人犯罪的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和军队互涉刑事案件的管辖分工如下:

(一)军人在地方作案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移交军队保卫部门侦查。

(二)地方人员在军队营区作案的,由军队保卫部门移交公安机关侦查。

(三)军人与地方人员共同在军队营区作案的,以军队保卫部门为主组织侦查,公安机关配合;共同在地方作案的,以公安机关为主组织侦查,军队保卫部门配合。

(四)现役军人入伍前在地方作案,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公安机关侦查,军队保卫部门配合。

(五)军人退出现役后,发现其在服役期间在军队营区作案,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由军队保卫部门侦查,公安机关配合。

(六)军人退出现役后,在离队途中作案的,以及已经批准入伍尚未与军队办理交接手续的新兵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侦查。

(七)属于地方人武部门管理的民兵武器仓库和军队移交或者出租、出借给地方单位使用的军队营房、营院、仓库、机场、码头,以及军队和地方人员混居的军队宿舍区发生的非侵害军事利益和军人权益的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军队保卫部门配合。

(八)军队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公司、厂矿、宾馆、饭店、影剧院,以及军队和地方合资经营的企业发生的案件,由公安机关侦查,军队保卫部门配合。

办理公安机关和军队互涉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和有关军队保卫部门应当及时互通情况,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对管辖有争议的案件,应当共同研究协商,必要时可由双方的上级机关协调解决。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规定

【法律泰文】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

【本条释义】

这里规定的“高级人民法院”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中最高一级的法院,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条规定,只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规定

【法律条文】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刑事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

【本条释义】

根据本条规定,只有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才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一审。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案件,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也就是说,对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不可能因为上诉或者抗诉而引起第二审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相关罪名及其定义,包括虐待俘虏、私放俘虏、战时残害居民等罪名。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等,并详细说明了应予立案的情形。摘要强调了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保密规定的重要性。

  •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害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客观要件包括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和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的各级首长和其他有权指挥他人的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

  •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
  • 未经质证的证据是否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