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两高”出台办理抢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两高”出台办理抢夺刑事案件最新司法解释

时间:2024-11-17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586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7日对外公布《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将于2013年11月18日起施行。

司法解释明确抢夺罪的数额标准

数额划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对于抢夺公私财物的数额,明确了不同程度的划分。具体来说,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数额较大”。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3万元至8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最后,抢夺公私财物价值在20万元至4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数额判定依据

根据司法解释,对于抢夺罪的数额判定,还需要考虑一些特定情况。例如,行为人曾因抢劫、抢夺或者聚众哄抢受过刑事处罚,或者在一年内曾因抢夺或者哄抢受过行政处罚,或者组织、控制未成年人进行抢夺,或者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或者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情形之一,这些情况都应当将抢夺行为认定为“数额较大”,并按照50%的标准确定。

其他严重情节

司法解释还明确指出,如果抢夺公私财物导致他人重伤或者导致他人自杀,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而如果抢夺公私财物导致他人死亡,则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67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轻罪处理

然而,司法解释也提到了一些情况下可以轻罪处理的可能性。例如,如果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未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伤害,而且行为人是初犯,认罪、悔罪,退赃、退赔,且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或者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并且不是主犯或者被害人谅解,那么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不予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必要时,有关部门可以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机动车抢劫罪

此外,司法解释还明确指出,如果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夺取他人财物,并且具备一定情形,比如因被害人不放手而强行夺取,或者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者强行逼倒他人夺取财物,或者明知会致人伤亡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那么应当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司法解释对抢夺罪的具体适用

废止规范性文件

此次司法解释的公布施行,同时废止了之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之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与本解释不一致,那么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