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抢劫罪的司法解释(二)

抢劫罪的司法解释(二)

时间:2024-06-0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666
抢劫罪的司法解释(二)

关于入户抢劫的认定

一、户的范围

根据《抢劫解释》第一条规定,入户抢劫的认定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户在此处指的是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前者是功能特征,后者是场所特征。通常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被认定为户,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果确实具备上述两个特征,也可被认定为户。

二、入户的非法目的

进入他人住所必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即使抢劫行为发生在户内,但如果行为人进入他人住所并非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而是在户内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就不属于入户抢劫。

三、暴力或暴力胁迫行为的发生地点

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后,行为人在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如果暴力或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但如果发生在户外,则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关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认定

根据《抢劫解释》第二条规定,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的旅客具有不特定多数人的特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主要指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在未运营中的大、中型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抢劫的,或者在小型出租车上抢劫的,不属于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关于多次抢劫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的规定,多次抢劫指抢劫三次以上。对于多次抢劫的认定,需要以行为人每一次抢劫行为都已构成犯罪为前提,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和认定。如果行为人基于一个犯意在同一地点同时对在场的多人实施抢劫,或基于同一犯意在同一地点连续抢劫多人,或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一般应认定为一次犯罪。

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

根据《抢劫解释》第六条规定,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如果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不以抢劫罪定罪。如果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器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直接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转化抢劫的认定

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具有以下情节之一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处罚:1. 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2. 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3. 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4. 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5.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关于抢劫犯罪数额的计算

如果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如果抢劫信用卡后未实际使用、消费,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如果所抢信用卡数额巨大,但未实际使用、消费或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未达到巨大标准,不适用抢劫数额巨大的法定刑。如果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作为犯罪工具或逃跑工具使用,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如果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抢劫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参照执行《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关于抢劫特定财物行为的定性

如果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以抢劫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如果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应以抢劫罪和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以抢劫罪定罪。但如果行为人仅以所输赌资或所赢赌债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如果构成其他犯罪,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罚。如果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如果构成其他犯罪,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如果教唆或伙同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可以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

    服刑期间的生活费问题,指出服刑人员无需缴纳生活费,并详细阐述了监狱为服刑人员制定的生活规范,包括起床、个人卫生、着装、卫生清洁、餐饮、集体行进等方面的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服刑人员的健康问题和与警官的沟通方式,以及劳动规范,如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

  • 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

  •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详细阐述了违法行为的界定、定罪处罚、破坏性采矿罪的界定及其定罪处罚等内容。同时,对于鉴定和认定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进行了规定。对于多次违法行为的处理、单位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地区标准的确定也进行了明确的说明

  • 公司是否能起诉职务侵占行为
  • 信用卡诈骗罪立案标准的解析
  •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制云盘涉黄行为,12月1日起施行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