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打猎前必学的刑法知识 预防刑事法律风险

打猎前必学的刑法知识 预防刑事法律风险

时间:2024-12-16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702
一、《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狩猎罪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狩猎法规的规定,非法狩猎罪是指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处罚。

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四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应予立案追诉。在此规定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案的立案追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五条,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应予立案追诉。在此规定中,“收购”包括以营利、自用等为目的的购买行为;“运输”包括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进行运送的行为;“出售”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

非法狩猎案的立案追诉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六十六条,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涉嫌非法狩猎的行为应予立案追诉。具体情形包括非法狩猎野生动物二十只以上、在禁猎区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在禁猎期内使用禁用的工具或者禁用的方法狩猎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7日通过的法释[2000]37号,为了依法惩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活动,现就审理这类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进行解释。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定义

根据法释[2000]37号第一条规定,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附录二的野生动物以及驯养繁殖的上述物种。

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情节严重标准

根据法释[2000]37号第二条规定,收购行为包括以营利、自用等为目的的收购行为;运输行为包括采用携带、邮购、利用他人、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进行运送的行为;出售行为包括出卖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行为。

犯罪情节的认定标准

根据法释[2000]37号第三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具有一定数量的情形,或者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不同种类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中有两种以上分别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形,将被认定为“情节严重”。而如果具备特定的情节,如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严重影响科研、养殖等工作、以武装掩护方法实施犯罪、使用特种车、军用车等交通工具实施犯罪、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等情形,则可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其他相关规定

法释[2000]37号还对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如非法经营、抗拒查处、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颁布的野生动物相关证明书和公文等。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和解释,对于非法狩猎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案件的追诉和定罪量刑有了明确的标准和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