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两审终审

时间:2024-05-03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996
对于一些案件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审理的,有的时候是会出现两个等级的法院进行审理,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国家规定的是可以实行两审终结制度的,什么是两审终审?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两审终审制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两审终审制是指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理并做出判决后,该判决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审判制度。根据该制度,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并不立即生效,而被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上诉或抗诉。只有经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一经宣判,方可立即产生法律效力。然而,两审终审制度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民事案件的两审终审制

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采用两审终审制。然而,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崔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中,只进行一次审理即可终结审判,即采用一审终审制。

刑事案件的两审终审制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通常采用两审终审制。然而,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一审法院的案件一经判决立即生效,不存在提起二审程序的问题。对于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案件,虽然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提起上诉或抗诉,但其判决仍需经过高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此外,还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程序,方可最终产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案件终审不服如何申请再审

    民事案件终审不服如何申请再审的问题。当事人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有异议,可向上一级法院或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逾期未作出裁定,当事人可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我国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情况、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时限与证据

  •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分类和管辖问题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分类和管辖问题。指出了不适合由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存在的问题,包括调查取证困难、难以保护国家利益等。同时,讨论了公安机关、法院和检察院之间在案件管辖上的矛盾,原因是分工不明确和案件的复杂性。实际操作中,存在职能管辖错误的现象。

  • 两审终审制名词解释

    两审终审制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该制度指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即结束,允许当事人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两审终审制有助于纠正错误判决、监督下级法院,并防止诉讼拖延,有助于社会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得以稳定和恢复。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审判决存在错误时,应通过

  • 二审没去能申诉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

  • 中国死刑复核权的变迁及其启示
  • 四级两审制的定义是什么
  • 劳动案标的小是一审是终审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