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指定移送管辖 > 指定管辖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指定管辖可分为哪几种情况

时间:2024-06-2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101
【刑事诉讼管辖】指定管辖分为哪两种情况

上级人民法院确定管辖权的方式及其适用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案件的管辖权可能无法确定,例如刑事案件发生在两个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交界处,而两个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在行政区划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导致无法确定犯罪地点,从而引发争议和推诿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争议各方应在规定的审限内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争议的人民法院应逐级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管辖不明的情况

管辖不明的情况主要指刑事案件发生在两个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交界处,而两个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在行政区划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无法确定犯罪地点。这种情况下,争议各方应及时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争议的人民法院应逐级报请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权的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9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决定书应当分别送达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的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上级人民法院改变管辖权的方式及其适用情况

在实践中,有时候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可能不适宜行使审判权,例如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的案件,或者由于案件在该人民法院审判时受到严重干扰而无法有效行使审判权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管辖权改变的情况

管辖权改变的情况主要指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不适宜行使审判权的情况,例如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的案件,或者由于案件在该人民法院审判时受到严重干扰而无法有效行使审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权的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9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决定书应当分别送达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的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指定管辖的概念和实质

    指定管辖的概念和实质。指定管辖是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法院管辖特殊案件。其实质是适应审判实践需要,确保案件及时正确裁判。相关规定包括《民事诉讼法》中的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和因管辖权争议的情况。行政规定中,指定管辖是上级行政机关以决定方式指定

  • 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权

    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权问题。当案件管辖不明或某法院不宜行使审判权时,上级法院可以指定下级法院审判或移送其他法院。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管辖不明导致互争或推诿时,应在规定审限内协商解决并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二是当出现不宜行使审判权的情况时,上级法院应直接

  • 管辖争议的解决机构

    管辖争议时的解决机构及其运作方式。当发生统辖争议时,应向上一级行政机构申请指定统辖。指定统辖权的性质是行政决定和领导权。在不同情况下,指定统辖机构有所不同,需根据争议双方所属部门和政府层级来确定。同时,要注意“上一级”机构和上级机构的区别。

  • 再次指定管辖禁止

    再次指定管辖的相关争议和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如法院无法行使管辖权或发生管辖权争议时,可适用指定管辖。由上级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法院管辖。同时,《民事诉讼法》对指定管辖也有相关规定,包括案件移送、管辖争议解决、法院回避等情况的处理。

  • 移送管辖制度的要求
  • 能否指定法院管辖
  • 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案件,管辖权的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