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管辖权异议 >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有哪些范围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有哪些范围

时间:2024-05-22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214
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客体,也就是表明态度的当时人,在一些具体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有一些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范围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指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就是在运用哪些管辖规则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该法院无管辖权。管辖规则包括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在实践中,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多数是针对地域管辖,对此,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根据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提出异议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函》,级别管辖也可以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至于裁定管辖能否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理论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移送管辖的情况

移送管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发生。一种是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依法审查,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另一种是当事人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依职权审查后认为本院无管辖权,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对第一种移送管辖提出上诉,也就是赋予了当事人对此种移送管辖提异议的权利。至于法院依职权作出的移送管辖,由于其是法院的职权行为,为维护法院的权威,有学者认为应禁止当事人提异议。然而,也有学者主张,在实践中法院移送错误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应当赋予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以纠正其错误。笔者认为,对于法院的依职权移送管辖,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受移送的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其管辖,应当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因此,无须再由当事人提异议。

指定管辖的问题

对于指定管辖,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法律赋予上级法院的权利,从维护上级法院权威的角度来看,不应赋予当事人管辖异议权。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主体行使监督管辖权行为的交叉,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诉讼经济。然而,对于裁定管辖能否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方式。当事人对法院管辖权有异议应在答辩状期间提出,法院审查后做出移送或驳回裁定。如当事人未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则视为受诉法院有管辖权。对于案件处理方式,法院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督促程序、调解、简易程序或普

  • 指定管辖的定义和实质

    指定管辖的定义和实质,指出其是上级人民法院裁定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特定案件行使管辖权的方式。文章还介绍了管辖权异议的定义,以及处理指定管辖的管辖权异议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当事人应向哪个法院提出异议及异议的处理方式。

  • 被告人不在原户籍可以申请去居住地开庭吗

    被告人不在原户籍时,可以申请到居住地法院管辖开庭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不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提出异议、逾期未提出异议或接受受诉后案件审理结束。而存在再审问题的情形主要是法院管辖权裁定错误时对案件实体的判决造成影响,

  • 移送管辖后举证期限的规定

    移送管辖后举证期限的规定、移送管辖的定义和实质、举证期限的定义和目的以及管辖权异议提出的条件。在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法院裁定生效后需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移送管辖是地方法院纠正管辖错误的措施。规定举证期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庭前争议点和规定证据。管辖权异

  •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 上诉人(原审被告):韩国新湖商社
  • 执行移送管辖裁定错误能否撤销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