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有哪些范围
时间:2024-05-22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客体,也就是表明态度的当时人,在一些具体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有一些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范围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
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指在哪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也就是在运用哪些管辖规则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主张该法院无管辖权。管辖规则包括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法定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裁定管辖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在实践中,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的多数是针对地域管辖,对此,法律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有明确的规定。根据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就级别管辖提出异议应如何处理问题的函》,级别管辖也可以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至于裁定管辖能否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理论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移送管辖的情况
移送管辖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发生。一种是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依法审查,如果异议成立,裁定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另一种是当事人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依职权审查后认为本院无管辖权,将案件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对第一种移送管辖提出上诉,也就是赋予了当事人对此种移送管辖提异议的权利。至于法院依职权作出的移送管辖,由于其是法院的职权行为,为维护法院的权威,有学者认为应禁止当事人提异议。然而,也有学者主张,在实践中法院移送错误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应当赋予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以纠正其错误。笔者认为,对于法院的依职权移送管辖,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受移送的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其管辖,应当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因此,无须再由当事人提异议。
指定管辖的问题
对于指定管辖,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是法律赋予上级法院的权利,从维护上级法院权威的角度来看,不应赋予当事人管辖异议权。这样可以避免不同主体行使监督管辖权行为的交叉,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诉讼经济。然而,对于裁定管辖能否成为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依据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各国对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犯罪具有管辖权。针对劫持航空器罪,无论犯罪地、犯罪人国籍及侵犯利益如何,我国及其他缔约国均可依据国际公约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同时,也介绍了劫持航空器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和传
-
刑事自诉案件管辖的确定
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权和注意事项。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单位,则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处理,对于缺乏罪证或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注意事项包括自诉人资格、当事
-
行政诉讼到法院多长时间可以立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该立即立案,不能当场决定的,应收到起诉书七天内决定。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其他诉讼主体或诉讼外主体即使有不同意见,仍不构成法律上的管辖权异议主体。(三)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定
-
管辖权异议案件怎么分辨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案件的被告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可以在答辩期间提出异议,让法院进行裁定。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
管辖权异议裁定书朋友可以代签收吗
-
管辖权异议应在什么时间提出
-
管辖权异议可以提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