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拘留期限最多37天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公安30天,检察院7天。
二、侦查应该7个月结束(超过七个月的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延期审理)
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基本2个月,如果案件复杂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26条,交通不便、团伙、流窜、取证困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27条,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
三、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
《刑事诉讼法》第138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140条,要求公安机关退回补充侦查不得超过两次,时间不得多于5个月。
四、一审9个半月
《刑事诉讼法》第168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7条,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发现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延期审理建议的,合议庭应当同意。但是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法庭宣布延期审理后,人民检察院在补充侦查的期限内没有提请人民法院恢复法庭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决定按人民检察院撤诉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法释〔2000〕29号,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
五、二审4个半月
《刑事诉讼法》第196条,基本期限为1个半月,重大复杂可延长一个月;
法释〔2000〕29号可再延长两个月。
六、发回重审5个月,一审2个半月,二审2个半月。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规定,根据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确定追诉时效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期限的侦查羁押期限、强制措施期限、批捕期限、审查起诉期限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刑事诉讼中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对于特殊案件,如发生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以及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经过批准,可以延长
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当性原则和变更性原则。介绍了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情境。这些原则是刑事诉讼中确保公正和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而强制措施的合理运用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
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判刑前取保候审是否能抵扣刑期的规定。指出取保候审期间不能折抵刑期,但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可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监视居住的具体折抵规定、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以及中断和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