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勘验、检查应遵守的规范

勘验、检查应遵守的规范

时间:2020-05-2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834
勘验、检查笔录,是勘验、检查主体在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检查时所做的客观记载。在勘验、检查笔录概念中,勘验、检查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邵阳律师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勘验检查笔录

勘验检查笔录是司法机关公务人员对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资料、尸体等进行勘验、检查所制作的书面记录。它包括在勘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与案件有关的一切的事实情况的文字记录,而且还包括绘制现场图样、拍摄现场照片等附件。

二、勘验、检查应遵守的规范

1.现场勘验

(1)保护好现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接案后,侦查人员应当迅速赶到案发现场,并保护好现场。

(2)侦查人员进行现场勘验时,必须持有公安机关或检察院的证明文件。

(3)必要时,可以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进行勘验。还应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的见证人在场。

(4)侦查人员在现场勘验时,应当及时向现场周围的群众、被害人、目睹人、报案人等调查访问,收集、固定和保全各种证据。

(5)现场勘验的情况应制成笔录,侦查人员、参加勘验的其他人员和见证人都应当在笔录上签名或盖章。

2.物证检验

(1)必须及时、认真、细致地对物证进行检验,如果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检验和鉴定的,应当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

(2)物证检验应当制作笔录,参加检验的侦查人员、鉴定人和见证人均应签名或者盖章。

3.尸体检验

(1)对于死因不明的尸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或者开棺检验,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

(2)尸体检验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法医或医师签名或者盖章。

4.人身检查

(1)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必要时也可以在侦查人员的主持下,聘请法医或医师严格依法进行,不得侮辱被检查人的人格。

(2)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必要时,可以强制进行。但对被害人的人身检查,不得强制进行。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或者医师进行。

(3)人身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笔录,并由侦查人员和进行检查的法医或医师签名或盖章。

5.侦查实验

(1)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局长批准可以进行侦查实验。进行侦查实验时,禁止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行为。

特别关注:检察长对自侦案件也可批准进行侦查实验。

(2)应当由侦查人员进行侦查实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有关人员参加,也可以要求犯嫌疑人、被害人、证人参加。

(3)侦查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应当制作侦查实验笔录,由参加侦查实验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

对于退回公安机关的,检察院也可以派员参加。复验、复查应当遵守的法律程序和规则与勘验、检查相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死刑辩护调查取证的规定

    死刑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具有不可挽救的特点。对于符合指导意见的情形,辩护律师应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线索,并申请法院进行调查。辩护律师还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并可以亲赴现场核实勘验检查笔录中的情况。在征得法院同意的情况下,辩护律师可以调查证人和被害

  • 民事勘验笔录的要求是什么

    民事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对现场、物品或物体进行查验、拍照、测量等行为后制作的一种独立证据。在勘验时,勘验人员必须出示证件,并邀请相

  • 买卖合同纠纷属于民间借贷么?

    出具借条所发生的纠纷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不是买卖合同纠纷。而买卖合同纠纷是民事纠纷的一种,法院会按照普通诉讼程序处理。证人向人民法院所作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陈述,称为证人证言。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和物品等进行勘验、检查所作

  • 林业案件证据种类有哪些
  • 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定是什么意思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指纸质证据吗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