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性质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性质

时间:2025-04-1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0420

一、书证

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所记录或表示的文书,用以证明待证事实的材料。例如证明、书信、罚款单等。

二、物证

物证是指用物品的外形、特征、质量等来说明待证事实的一部分或全部物品。例如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药品等。

三、视听材料

视听材料是指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的与案件相关的事实材料。例如通过录音机记录的音响、语言,通过录像机记录的人物形象和活动,以及通过电子计算机储存的数据等。视听材料可以由当事人提供,也可以由法院主动向相关单位和个人索取或复制。

四、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以口头或书面方式向法院提供的关于案件事实的陈述。除了精神或生理上有缺陷而不能正确表达意愿的人和案件的诉讼代理人不能作为证人外,任何公民和组织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一般应当亲自出庭作证,但在特殊情况下不能到庭的,经法院许可后可以以书面证言的形式提供。

五、当事人的陈述

当事人的陈述是指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出的关于案件事实和证明这些事实情况的叙述。由于行政争议是在当事人之间进行的,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当事人的陈述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线索,但由于行政争议涉及当事人双方的利害关系,法院应客观对待当事人的陈述,注意是否存在片面和虚假的内容。当事人的陈述只有与本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才能确定是否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六、鉴定结论

鉴定结论是指法院指定的专门机关对行政案件中出现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技术鉴定后得出的结论。由于行政案件涉及许多专业技术管理领域,鉴定结论在行政诉讼中被广泛运用。例如卫生监督机构对药品质量进行的检验证书。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

勘验笔录是指法院对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现场或无法拿到法院的物证进行分析、检验、勘查后所作的记录。它是客观事物的书面反映,也是保全原始证据的一种形式。勘验笔录常用于涉及房产、土地、山林、环保管理等方面的行政纠纷。现场笔录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现场实施行政处罚或其他处理决定时所做的现场情况的记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

    犯罪嫌疑人供述排除的情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采取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同时,强调依法调查和收集证据的重要性,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无效,被处罚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 电话录音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律规定

    电话录音作为视听资料证据在民事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在合法手段取得且不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下,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有效证据使用。根据相关规定,合法获取的电话录音内容若与案件相关并能证明事实,法院会确认其证明力。但当事人需注意合法获取手段,并准备应对对方可能的异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 行政诉讼证据中的书证是否可以单独作为定案依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