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法理依据

刑事非法言词证据法理依据

时间:2020-05-2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852
凡事都需要讲究证据,凡事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证据,否则只是空话,只是没有根据的猜测。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我们讲解法律上的一种证据,关于刑事非法言词的证据的依据,可能您会有疑问,这是什么,不要着急,我们手心律师网将为您讲解。

一、刑事非法言词证据的依据

从证据能力上看,由刑讯逼供等获取的口供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自由意志的表达,那么,其供述的客观真实性就会受到极大地质疑。尽管司法实践中,不乏经过刑讯逼供获取到与案件主要事实基本相符的证据,但并不能消除人们对这种证据的质疑。此外,将采用刑讯逼供等方法获取的言词证据作为非法证据,也与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相符合。

与程序上严重违法而收集的言词证据不同,瑕疵的言词证据,在收集程序上并没有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的诉讼权利,也不会对证据的真实性产生实质性影响,若仅仅是因为程序上有技术性失误就将其认定为非法证据加以排除,显然与刑事诉讼追诉犯罪的基本价值理念背道而驰,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是,对于瑕疵言词证据,并非因其仅有轻微的瑕疵就将其与非法证据完全隔离开来。此种情形实际是,法律规范给予瑕疵言词证据两次评价。当证据收集程序有技术性偏差的时候,法律规范给予其第一次“评价”,即通过赋予办案人员自行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形式,将瑕疵言词证据的真实性、证据能力加强,使对该证据的质疑降低或消除,从而扭转为合法言词证据。

二、相关知识

关于非法取证方法的种类,本条明文列举了“刑讯逼供”、“暴力”、“威胁”这三种,在审判过程中,只要法庭认定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通过刑讯逼供手段获得的,或者认定某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是通过暴力、威胁手段获得的,则该言词证据就应无疑义地被排除,也即被绝对排除。

这里的“刑讯逼供”和“暴力”强迫获得证词实质含义相同,仅针对不同对象区别使用。刑讯逼供和暴力手段不仅包括那些对被告人进行的实际身体虐待手段,还包括那些使被告人产生极度身体不适感觉的手段,例如针对被告人采取长时间不间断的讯问、饥饿、长期强光照射等方法。这里的“威胁”,主要指心理强迫手段。与使用暴力手段一样,心理强迫手段也可以有效地征服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心理压力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它可能仅仅产生于一个暗示:如果被指控者招供,其“处境就会有所好转”。它也可能是其他一些许诺或奖励,诸如,保证不会针对其配偶采取任何不利行为,或者,如果被告人招供,他们会竭尽全力为其家庭提供福利救济。精神压力还可能来源于针对被告人的家庭成员采取不利行为的威胁,诸如将带走被告人的小孩并将他们留在孤儿院,除非被告人作出招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有哪些?

    我国刑诉法第43条规定了收集证据的程序,包括审判机关的权利和义务。最佳证据规则适用于书证和物证,要求使用原件或者复印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原则禁止使用非法手段获取的证言、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供述作为定案的依据。口供补强规则要求提供其他证据来补充口供的证明

  •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规则详解

    对这些违法获取的言词证据应当排除。  这里所称补强规则,是适用于口供的一项证据规则。在英美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中,由于重视诉讼当事人的意愿和自决 权利,如果被告人在法官面前自愿作出有罪供述,法官可迳行作出有罪判决,不要求提供其他证据予以补强。  应当说

  • 刑事诉讼言词证据规定及其重要性

    虽然我国并未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律中仍然是对非法取证作了禁止性的刚性规定,违反刑事诉讼法律规定非法收集证据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刑事诉讼言词证据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人

  • 刑事诉讼言词证据规定及其重要性
  • 言辞证据的重要性:是否有能力推翻案件结论?
  • 刑事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