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鉴定结论

时间:2024-03-08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919
鉴定结论,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刑事案件中需要进行鉴定的专门性问题非常广泛,常见的有法医学鉴定、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书法笔迹鉴定、痕迹鉴定、化学鉴定、会计鉴定、技术鉴定等。

鉴定结论的意义和特点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的分析判断意见,与直接感知或传闻的案情事实的客观陈述不同。鉴定结论的客观性较强,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证据形式。鉴定结论对于揭露和证实犯罪、认定案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是必备的证明手段。

鉴定结论与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书的区别

鉴定结论与医疗单位的诊断证明书在产生的程序、目的和作用上存在原则性区别。诊断证明书是医生的正常工作行为,与诉讼无关,而鉴定结论是经过鉴定人从事专门工作后提出的意见。鉴定结论的范围比医生诊断证明宽广,且鉴定人必须与案件事实和当事人没有利害关系。

然而,当医疗单位或医生受到司法机关指派聘请,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工作,并履行了相应的法律手续后,其所作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鉴定结论使用,前提是经过与其他证据相同的查证属实程序。

鉴定结论的告知和权利

用作定案根据的鉴定结论必须告知被告人,并且被告人有权提出重新鉴定和补充鉴定。鉴定结论必须当庭宣读,鉴定人应出庭并对鉴定过程、内容和结论进行说明,接受质证。

运用鉴定结论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鉴定结论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鉴定结论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鉴定书》,由鉴定人亲自签名,单位公章只能用于证明鉴定人身份,不能代替个人签名。
  2. 要区分肯定性意见和倾向性意见两种鉴定结论。大部分的《鉴定书》提出肯定性结论意见,但有时鉴定人由于材料不充分或鉴定条件不能满足等原因,只能提出倾向性意见而不能作出肯定性结论。倾向性意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使用,只供办案人员参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