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时间:2024-08-06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很多的人对于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不太清楚的,很多的人都认为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死刑复核程序二审的发生条件
第二审上诉审程序是指第二审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进行裁判所遵循的程序。
第二审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审的功能和意义主要包括:
- 对一审裁判进行审查救济,保证刑事审判的公正性;
- 满足当事人对审判公正的需求;
- 有利于监督/指导下级法院。
第二审的上诉/抗诉条件
第二审必须有上诉/抗诉才能进行,上诉/抗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的发生。
上诉的条件
上诉是指上诉权主体不服地方各级法院尚未发生的一审裁判,要求上一级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诉讼活动。
-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主体,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裁判,有权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限制。
-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享有独立上诉权,但无完整上诉权,仅限于民事部分的上诉权。
- 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没有上诉权,但在法定期间内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他们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抗诉的条件
抗诉是指地方各级检察院认为同级法院第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应当抗诉。
- 抗诉行为由地方各级检察院的两级检察院共同完成,提出抗诉的检察院是与一审裁判同级的地方检察院,上一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的,有权撤回抗诉。
- 检察院抗诉需要说明理由,认为一审裁判确有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免除刑罚/适用缓刑错误的;法院在审理中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 抗诉形式只能是书面形式,制作抗诉书。
上诉/抗诉的提出和撤回程序
上诉的提出程序
- 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上诉状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
- 上诉人因书写上诉状确有困难而以口头提出上诉,一审法院应当依其陈述的理由/请求制作笔录,上诉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后,应当签章。
- 上诉人通过第一审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法院应当审查,上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检察院/对方当事人。
- 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将上诉状交第一审法院,第一审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检察院/对方当事人。
抗诉的提出程序
- 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第一审裁判的抗诉,应当通过第一审法院提交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检察院。
- 第一审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 上一级检察院处理,认为抗诉正确的,应当支持抗诉;认为抗诉不当的,应当向同级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检察院;指令抗诉的,可以指令下级检察院依法抗诉。
二审审判原则
二审审判遵循以下原则:
- 全面审查原则,即对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但并不等同于全面处理。
- 上诉不加刑原则,即在二审中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死刑核准权的变化和影响。在中国成立初期,死刑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工行使,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调整。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有利于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和防止错杀无辜。然而,仍需解决如何正确处理之前已核准的死刑案件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该程序有助于保证死刑适用的正确性,控制死刑的适用以实现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同时也是严格死刑规格、统一执法尺度的关键程序。对于保障公民权益、防止错杀、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
死刑复核程序里应设立听证环节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家薛*麟教授认为,死刑复核的目的就在于慎杀、少杀,防止错杀,能够在诉讼中多一个程序就多一道把关,也就多一个发现错误的机会。下放死刑核准权的弊端显而易见。同时,由于死刑案件归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高级人民法院是死刑案件的二审法院;而高级法
-
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案件流程是什么
-
哪个法院进行死刑复核
-
两审终审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