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时间:2024-08-0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很多的人对于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不太清楚的,很多的人都认为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和各位朋友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二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死刑复核程序二审的发生条件
第二审上诉审程序是指第二审法院根据上诉/抗诉,对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进行裁判所遵循的程序。
第二审的功能和意义
第二审的功能和意义主要包括:
- 对一审裁判进行审查救济,保证刑事审判的公正性;
- 满足当事人对审判公正的需求;
- 有利于监督/指导下级法院。
第二审的上诉/抗诉条件
第二审必须有上诉/抗诉才能进行,上诉/抗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的发生。
上诉的条件
上诉是指上诉权主体不服地方各级法院尚未发生的一审裁判,要求上一级法院对案件重新审判的诉讼活动。
-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有完整/独立的上诉权主体,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裁判,有权向上一级法院上诉;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限制。
-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享有独立上诉权,但无完整上诉权,仅限于民事部分的上诉权。
- 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没有上诉权,但在法定期间内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否提出上诉以他们在上诉期满前最后一次的意思表示为准。
抗诉的条件
抗诉是指地方各级检察院认为同级法院第一审尚未生效的裁判确有错误,应当抗诉。
- 抗诉行为由地方各级检察院的两级检察院共同完成,提出抗诉的检察院是与一审裁判同级的地方检察院,上一级检察院认为抗诉不当的,有权撤回抗诉。
- 检察院抗诉需要说明理由,认为一审裁判确有错误,包括但不限于: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有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重罪轻判/轻罪重判,适用刑罚明显不当;认定罪名不正确,一罪判数罪/数罪判一罪,影响量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免除刑罚/适用缓刑错误的;法院在审理中严重违反法定程序。
- 抗诉形式只能是书面形式,制作抗诉书。
上诉/抗诉的提出和撤回程序
上诉的提出程序
- 一般应当有上诉状正本及副本,上诉状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
- 上诉人因书写上诉状确有困难而以口头提出上诉,一审法院应当依其陈述的理由/请求制作笔录,上诉人阅读或向其宣读后,应当签章。
- 上诉人通过第一审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一审法院应当审查,上诉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检察院/对方当事人。
- 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第二审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后将上诉状交第一审法院,第一审法院应当审查上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检察院/对方当事人。
抗诉的提出程序
- 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法院第一审裁判的抗诉,应当通过第一审法院提交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检察院。
- 第一审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 上一级检察院处理,认为抗诉正确的,应当支持抗诉;认为抗诉不当的,应当向同级法院撤回抗诉/并通知下级检察院;指令抗诉的,可以指令下级检察院依法抗诉。
二审审判原则
二审审判遵循以下原则:
- 全面审查原则,即对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但并不等同于全面处理。
- 上诉不加刑原则,即在二审中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包括听取意见、全面审阅案卷等。程序定义上,死刑复核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一种特别审判程序。复核程序适用范围及组成也有所涉及,处理结果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裁定。
-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
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汉代初步建立了司法体系,包括死刑执行规范;南北朝时期死刑复核制度形成,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复核权;隋唐时期是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并建立了司法监督体制,保障了死刑复核权的有效实施
-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包括一审判决死刑的复核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复核要求、复核死刑案件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结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复核过程中的作用。新刑诉法对死刑复核有严格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
-
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死刑复核程序,其是审查和核准死刑案件的特殊程序。尽管法律规定中存在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但概念上存在混用情况,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扰。为确保死刑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合法执行,有必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
-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
-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之构想
-
死刑复核程序里应设立听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