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死刑复核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复核。
中国的刑事诉讼程序分为普通程序和特殊程序。普通程序包括立案、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主要适用于一般的刑事案件。特殊程序则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其中包括专门的复核核准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
审理对象特定:死刑复核程序仅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其他未判处死刑的案件不需要经过这一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后,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了需要经过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此死刑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的一种例外。
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死刑复核程序通常在死刑判决作出并交付执行之前进行。与之相比,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二审判决之前,而审判监督程序是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进行。
核准权具有专属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有权进行死刑复核。而其他审判程序不同,一审案件可以由任何级别的法院审判,二审案件可以由中级以上的法院审判,再审案件可以由原审及以上的法院审判。
程序启动具有自动性:第一审和第二审程序的启动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只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自诉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审理程序。然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上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一审后经过法定的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应当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报请复核方式特殊:根据法律规定,报请复核应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而审判监督程序允许越级申诉。
人贩子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律判刑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拐卖妇女、儿童的罪行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判处不同刑罚,包括死刑。只有在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判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嫌疑人死刑。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程序中高级人民法院换押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解释,复核死刑案件时并不需要高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进行换押。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会进行讯问,并且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需要按照规定的材料报送程序进行,包括案卷、证据等。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条款,包括刑罚的种类和程度以及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者可能面临无期徒刑或长期监禁,同时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包括推翻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行为,不论是否成功实施,只要存在组织、策划和实施行为就构成犯罪。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减刑。死缓是指在判处死刑后缓期执行,根据犯罪情节和表现可以进行减刑,但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在此列。如果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具备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