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从严打到收归死刑复核权

从严打到收归死刑复核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393

此时,专家们开始审视严打。2005年,刘*文在论文《近两年的社会治安与“严打”整治》中明确指出,“要妥善处理严打与依法治国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严打与保障人权的关系”。

更何况在加入WTO后,中国已经签署了两份联合国人权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后一个公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刑事诉讼的,对于死刑复核、逮捕、拘禁的原则和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死刑复核的尴尬

法律界人士认为,严打阻碍了国内司法的本身程序,损害了法治的公正精神。死刑复核权的尴尬地位就是严打时期形成的。

1979年出台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规定,死刑复核权归属于最高院。完整的程序是,中级法院一审死刑,高级法院二审死刑,最高院进行复核。

严打开始后,根据修改后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最高院将死刑复核权下放至各省级高院。这个权力的下放,意味着死刑的二审法院与复核法院合二为一。判处死刑的是中级法院,二审便是高院,当时,复核也在高院进行。那么同一法院的审委会,怎么会在短时间内就一个死刑案件,作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判决呢?如此一来,死刑复核作为一种监督程序,其意义受到质疑。

陈*中说,最高院也还保留一小部分死刑复核权,集中在经济案件和危害国家安全等案件上。据他估计,当时由地方高院最后核准的死刑占全国死刑总数的80%以上。

1993年,对于学者陈*中来说等到了一个机会。他接到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的电话,被委托组织中国政法大学专家研究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草案。

当时适用的1979年刑事诉讼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法治本身的进程。在更多的情况下,被告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诉讼程序的真正功能得不到施展,法治的公正难以彰显。

“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就是死刑复核权必须由最高院行使。”陈*中说,因为死刑复核从程序来讲,体现的是对死刑犯权利的保障,对公权的制约和监督。然而下放以后,这个程序徒有其名,令法律界痛心不已。

陈*中带领中国政法大学28名专家学者,历经一年,交上了修改草案。

新法最终确定下来,明确规定死刑复核权是归属最高院的。此时,专家学者们认为,无论按照新法优于旧法,还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死刑复核权都该收归最高院。

但是,1997年9月26日,在新刑事诉讼法正式实施的前5天,最高院下发通知说,根据目前治安形势以及及时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死刑复核权仍然授权给各省级高院行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人委托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 死刑复核程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死刑复核程序与第二审程序合并的问题,指出这种实践违反了法律程序,易导致错杀和地方保护主义。为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并设立独立的死刑复核庭,由最高人民法院垂直领导。这样可以确保死刑在全国范围内正确适用,统一死刑适用标准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死刑核准权的变化和影响。在中国成立初期,死刑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工行使,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调整。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有利于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和防止错杀无辜。然而,仍需解决如何正确处理之前已核准的死刑案件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 中级法院认为无需判处死刑的管辖规定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