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根据法律认定被告人的罪名成立,法院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如果起诉指控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被告人被指控的罪名与法院认定的罪名不一致,法院仍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如果证据不足,无法认定被告人有罪,法院应当以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为由,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如果案件事实部分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如果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部分,法院应当依法不予认定。
如果被告人不满16周岁,根据法律规定不予刑事处罚,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被告人是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根据法律规定不予刑事处罚,法院应当判决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并且不是必须追诉或经特赦令免除刑罚,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如果被告人死亡,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对于根据已经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被告人无罪的,法院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
量刑应当以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为根据,根据法律决定判处的刑罚。
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实现惩罚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量刑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该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确保裁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量刑要客观、全面把握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变化,确保刑法任务的实现。对于同一地区同一时期、案情相似的案件,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基本均衡。
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及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未成年人年龄指被告人开庭审理时的年龄,而不是犯罪时的年龄)应当不公开审理。
直接原则包括直接审理原则(法官必须与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直接接触)和直接采证原则(法官直接审查案件事实材料和证据)。
辩论的主体是控辩双方和其他当事人。辩论的内容涉及证据问题、事实问题、程序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法院裁判的作出应以充分辩论为必经程序。
一个案件组成一个审判庭进行审判,而且在案件审理已经开始尚未结束以前不允许法庭再审理任何其他案件。法庭成员不可更换。集中证据调查与法庭辩论,庭审不中断并迅速作出裁判。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结果。重新审判应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重新审判的结果包括驳回申诉或抗诉、改判、撤销原判并重新定罪量刑、发回重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事实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诈骗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彭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起诉,涉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张信用卡,欠款金额较大。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彭某某的父亲替其偿还了所有欠款和费用。法院根据证据和案情,对彭某某进行了判决。
刑事案件二审的流程,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以及评议、判决和宣判等环节。开庭时,审判长会宣布案由、组成人员名单等,并告知当事人权利。法庭调查是二审的核心,会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法庭辩论阶段,辩护人有权进行辩护。最后,合议
我国刑事案件结案时间的法律规定。案件分为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办案期限。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在5个月左右结案,最长期限为16个月。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部分案件在6个月左右处理完毕,复杂案件可能需一年左右。特殊情况可延长,但审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