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时间:2023-10-0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期间计算,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那么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是什么?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法律中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认定
中止事由的认定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中止事由包括不可抗力和其他障碍。其中,不可抗力是指对权利人来说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其他障碍则指权利人因为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而无法指定代理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已经死亡或失去行为能力。此外,在继承开始后,如果没有确定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等,也属于其他障碍的范畴。
中止效果的限制
发生中止事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期间的暂停计算,但是该事由必须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才会产生中止效果。如果中止事由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六个月之前,则不会对诉讼时效期间产生中止效果。
中止与中断的区别
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有所区别。中止事由的发生会使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暂停,而一旦中止事由消除,诉讼时效期间将会继续计算。而中断事由的发生会使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无效化,一旦中断事由停止,诉讼时效期间将会重新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问题。这类纠纷属于民事案件,由民事审判庭或人民法院受理。管辖方面,除法律明确规定外,当事人可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同时,当事人应在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期间内如有主张权利等行为会导致诉讼时效中
-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确认方法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的确认方法,包括我国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重新计算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不良资产收购的注意事项,如债权转移条件、对债务人调查、审查其他抵押权或担保物权、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审查受让债权的法律时效问题。最后,文章介绍了不良资产
-
多年前的欠款能要回吗
多年前的欠款能否追回的问题。需要采取法律行动解决,并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二年,但也存在特殊情况。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若自愿履行则不受时效限制。在特定情况下,诉讼时效可以中止或中断并重新计算。
-
违约状态下的诉讼时效
违约状态下的诉讼时效问题。依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民事诉讼时效期间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三年,或违约状态结束后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法院不予保护。法律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特殊情况可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
-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
如果把逾期的钱还了抵押合同还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