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分析影响效益提高的原因,提出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因而在对企业进行经济效益的审计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根据上述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来设置指标体系:
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一个衡量和判断企业经济活动中经济效益高低和好坏的客观标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就不能成立和实施。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不同的内容。
为了易于将评价标准进行归纳,且便于审计人员选用,可以根据评价标准的性质和用途,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分为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两类。
定性标准主要是从质的方面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在经济效益评价中要注重质的规定性,否则在量上即使取得较好成绩也是无意义的。定性标准可以作为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辅助依据。
定量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量化的指标体系评价,可以克服定性评价中的缺陷,准确地把握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客观状况。定量标准是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主要标准,因为经济效益审计主要进行效益高低、多少的定量评价,需要通过具体量化的指标来实现。
在运用企业内部的定量标准时,也应考虑外部标准。外部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国际标准等。通过内外标准的结合评价,可以发现企业的差距,并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根据我国国情的需要,实施效益审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政府机关和科研单位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益改进自己的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实现最佳管理;有利于改善社会主义经济各方面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同时也利于提高财务审计的质量和巩
国外虽然没有"经济效益审计"的提法,但实际审计业务中包含了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如美国的经济效益审计称为效率、效果、经济审计,即"三E审计"①经济效益审计自始至终是以促使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的审计。②经济效益审计是经济效益实现途径开发利用和实现程度的审计
审计证据是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事实,审计标准是审计人员用来衡量、评价经济效益高低、优劣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依据。②确定经济活动效益水平的度。经济效益指标和衡量度是构成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内在基本要素。按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性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