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

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

时间:2024-02-24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74
审计机关在进行审前调查或者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有权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调查。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如实提供相关情况。所以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被审计领导干部提交材料的法定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1. 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报告

被审计领导干部需要向审计机关提交一份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报告。这份报告应当详细说明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经济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 有关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情况

被审计领导干部还需要向审计机关提供与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和重大经营决策事项有关的情况。这包括相关决策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等信息。

3. 其他审计机关需要了解的相关情况

除上述材料外,审计机关还可能需要了解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被审计领导干部应当积极配合,提供审计机关需要的相关材料和信息。

4. 被审计领导干部需要说明的相关情况

被审计领导干部还需要向审计机关说明其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包括个人财产状况、经济利益关系等。

违反法定义务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49条的规定,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将面临以下后果:

1. 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和警告

审计机关将责令被审计单位改正违规行为,并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2. 罚款

对于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被审计单位,审计机关可以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

3. 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对于被审计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审计机关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将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出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

4. 刑事责任

如果违反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辞退与辞职的区别和应对方式

    第八十条 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第八十二条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第八十六条 公务员辞职或者被辞退,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 审计机关对哪些部门进行监督

    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从实际运行来看,我国国家审计监督的主体和执法的主体均为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而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受制于政府领导的情况下,当其监督的对象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政府主管部门时

  • 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审计的范围按部门分为哪种类型

    经济管理部门是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的管理机关,其职能的发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发生着较大的影响,这些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经贸委、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主要包括从事农业、林业、水利水电、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气象的行政管理机关。主要包括工商、税务、审计、统

  • 可以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机关或机构有哪些
  • 接受审计的领导干部应当向审计组织提供什么材料
  • 被审计单位不配合怎么办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