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附条件不起诉 > 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

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

时间:2024-06-26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859

免于刑事处罚与不起诉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免于刑事处罚是针对已经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人;而不起诉则包括不构成犯罪、指控犯罪证据不足或存疑、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

2、作出机关不同

免于刑事处罚是由法院作出的决定,而不起诉则是由检察院作出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一条,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如果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说明。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情况,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也可以自行进行侦查。对于需要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最多进行两次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如果人民检察院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百零四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一)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二) 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三) 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四) 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不能排除合理怀疑;(五) 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不符合逻辑和经验法则,得出的结论明显不符合常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百零六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训诫或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

    附条件不起诉的定义及其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应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包括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案件事实、不起诉的依据和理由以及告知事项。同时列举了可以免除刑罚的九种情况,包括境外犯罪、聋哑人或盲人犯罪、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等

  • 刑事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规定

    刑事不起诉的种类及适用条件规定。包括补充侦查的案件、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案件、没有犯罪事实或情节轻微的案件等。对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情节轻微的案件,检察机关会作出不起诉决定。同时,对于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也进行了规定。在刑事不起诉的案件中,

  • 未成年刑事案的记录和查询

    未成年刑事案的记录和查询机制,根据我国法律,未成年犯罪者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时,犯罪记录会被封存,不对公众开放,仅供司法机关办案使用。同时,文章也介绍了我国刑罚体系的设计以及法律的分类和层级。

  • 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依据

    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依据,也被称为酌定不起诉。其法律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2款,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况。当检察机关认为证据不足或符合特定条件时,可以决定不起诉。这些条件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境外犯罪、为聋哑人或盲人、防卫过当等。对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如

  • 附条件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 诈骗团伙诈骗未遂怎么判
  • 累犯能不能免除刑事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