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

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416
相信大家对“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这两个词一定不会陌生,特别是在审计中,大家经常会碰到它们,但又总是容易把它们两个搞混,今天就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与“账面价值”为例,带领大家一起仔细缕缕它们的关系,好好区分一下。

一、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指的是应收账款科目在总账里的期末余额。

二、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备抵(坏账准备)以后的差额,也是应收账款的账面净额。

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公式表示: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余额引申:比如说存货,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么存货的账面价值就是存货的账面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以后的净额。

在实务中经常用到的两种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注意: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备抵法核算来计提坏账准备,直接转销法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企业持有资产通过生产经营,或者持有负债在正常的经营状态下可望实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小于账面余额,那么肯定会产生坏账,所以需要计提坏账准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债务重组费用会计处理

    以现金清偿债务方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四条和第九条规定,对于债务人企业来说,债务人企业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债权人企业来说,债权人企业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

  • 债务重组账面价值指什么

    在债务重组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账面价值是指某账户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减去相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为账面价值。在债务重组中发生的有关税费,对于债权人,应计入收到资产的入账价值中;对于债务人

  • 债务重组债务处理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现金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其中,相关重组债务应当在满足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予以终止确认。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

  • 企业长期债务重组需要按照哪些规定来处理
  • 企业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是怎么办
  • 账面余额、账面价值的定义和区别是什么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