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审计计划阶段的职业判断
在审计计划阶段,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的可接受水平。此外,通过职业判断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缺陷,确保对会计重大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的关注程度。
2.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中的职业判断
审计人员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这包括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判断。
在进一步审计程序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利用职业判断能力捕捉重大舞弊的蛛丝马迹、分析重大舞弊的可能性,并获取有利的审计证据。审计职业判断为审计证据的收集确定了领域和方向,并且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可以支持审计职业判断的正确与否。
1. 货币资金审计中的职业判断
在审计货币资金时,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大额的收支、异常的资金进出以及账实之间的差异,判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进行追踪检查。
2.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中的职业判断
在审计销售与收款循环时,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盈利能力、内外部环境的情况,利用截止测试、检查原始发票、运单等方法查出收入和应收账款中存在的不实部分。
3. 采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的职业判断
在审计采货与付款循环时,审计人员需要关注负债被高估的问题。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周转能力,并结合实物的盘点等方法进行审计。
4.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中的职业判断
在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重大政策、重要合同等资料,逐笔详细检察业务的发生过程,从而判断业务的真实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在审计证据确定的情况下,审计质量的高低及潜在的审计责任的大小,取决于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审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正确确定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以确保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
综上所述,审计职业判断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成败。为了适应新环境下对职业判断的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品德、学识、经验和能力。
国务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人员构成及其职权。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组成。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国务院依法履行多种重要职能,包括制定行政法规和向全国人大或常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工程审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工程审计旨在检查工程建设的合规性、真实性和贯彻执行情况,提出审计建议或意见,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工程审计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客观公正地确定造价,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降低建设单位的成本,加强和规范工程管理。审计程序包括审前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回避利害关系,同时负有保密义务。审计机关在封存被审计单位资料时需遵循程序,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组织和指导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