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第二条的规定,资产包括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活动,其目的是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防范资产管理风险。
企业应建立对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并明确审计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应检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依据包括国家关于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企业制定的资产管理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手册》中有关资产管理的内容,以及国家、行业协会和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审计规范和标准等。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确保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企业预防和控制资产管理风险。具体目标包括: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因审计主体、审计要求和审计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采用传统的全面审计方式,应审查和评价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方式,应以资产管理风险为导向,审计已设计完成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及其相关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执行,是否有效控制了资产管理风险,以及已设计有效的资产管理各控制点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实施,是否有效防止了各控制环节的风险,并持续改进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
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包括: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内部审计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这期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经历了多次演变。IIA的这一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到公司治理的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它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各企业审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撰写内审报告中主要一点是重要事项优先。一般对某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时,写作顺序为:为了审计……内审报告写作时尽可能多用图表,图形或表格能把复杂的数据及文档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机会主义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财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内部审计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