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时间:2024-07-28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35
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各有特点、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代。但相比之下,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对称。由部门、单位内部专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实行最有效的管理。那么企业内部审计有什么必要性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1. 统一经营活动

企业内部审计是为了协调和组织各部门之间的衔接,确保采购、销售、基建工程、投融资、会计核算等经济业务能够有效控制。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使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2. 监督内部控制执行

内部审计是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判部门,通过监督和检查来促使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只有通过内部审计的监督,企业制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得到有效执行。

3. 监督专项开支

企业的投资、基建工程、科研等专项开支需要内部审计参与其整个过程,以监督控制费用开支的合理性、手续的规范性、票据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存在超预算支出等问题,以保证专项开支的经济合理性,防止浪费。

4. 鉴证年度预算和决算

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年度预算和决算进行鉴证,判断企业的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实事求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企业的规定、标准和定额,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等。

5. 审计经营管理人员的经济责任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人员的管辖范围广、责任重,如果不进行离任审计,可能给继任者带来经营上的麻烦。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对这些经营管理人员在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和资产情况进行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势

1. 掌握内部情况

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目标、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生产经营情况等较为熟悉,能够动态地掌握被审单位的各种情况,以发现管理上的漏洞。

2. 灵活的时间、方法和方式

内部审计人员能随时掌握企业大量内部信息,减少资料收集和审前调查的工作量。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融合在其他项目中进行,降低了审计成本。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审计的效果和效益。

3. 提出操作性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内部审计人员能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将损失减少到最小。他们还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管理和完善控制。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对处理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后续审计,促进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企业内部审计的局限性

1. 企业利益与内部审计人员利益的一致性

当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时,内部审计人员可能对不正当的企业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降低了审计的作用。

2. 复杂的人际关系

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会受到企业内部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有时会因内部关系而影响工作进程。这可能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

3.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有限

内部审计一般在管理层领导下工作,受到领导意志和内部政策的影响,限制了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

1. 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领导人片面认为内部审计会影响企业的团结和稳定,降低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2. 内审机构不健全,设置不合理

一些企业将审计机构和监察合并,或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致使内部审计流于形式,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3.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

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现代审计技术手段了解不够,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

通过建立由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内部审计体制,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层次,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 建立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和实物标准

加强内部审计行业管理,完善内部审计道德规范体系,使内部审计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引进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现代化。

3. 科学定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企业内部审计应扩展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盈利水平等方面的作用。通过评价企业内部的控制,揭示潜在风险,确保企业高效运作和发展。

4. 建立上下结合的内部审计体系

由上级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管理层的审计,多层次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各级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5.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专业化的内部审计队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实践中总结的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思路与方法有哪些
  • 房地产项目的效益审计是什么
  • 私营企业会请内部审计查账吗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