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时间:2024-11-28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419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非法放贷行为的刑事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二、非法放贷行为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

如果非法放贷行为的实际年利率超过36%,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一) 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2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二) 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8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三) 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50人以上,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150人以上;(四) 造成借款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如果非法放贷行为的实际年利率超过36%,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属于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一) 个人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10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放贷数额累计在5000万元以上;(二) 个人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40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累计在2000万元以上;(三) 个人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250人以上,单位非法放贷对象累计在750人以上;(四) 造成多名借款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精神失常等特别严重后果。

三、非法放贷行为的认定标准

根据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数额、数量起点标准,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或“情节特别严重”:(一) 2年内因实施非法放贷行为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二) 以超过72%的实际年利率实施非法放贷行为10次以上。

四、特定对象出借资金的处理

仅向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出借资金的行为,不适用本意见第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但如果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应与向不特定对象非法放贷的行为一并处理:(一) 通过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向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二) 以发放贷款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发放贷款的;(三) 向社会公开宣传,同时向不特定多人和亲友、单位内部人员等特定对象发放贷款的。

五、非法放贷行为的数额和违法所得

非法放贷数额应以实际出借给借款人的本金金额认定。非法放贷行为人以介绍费、咨询费、管理费、逾期利息、违约金等名义和以从本金中预先扣除等方式收取利息的,相关数额在计算实际年利率时均应计入。非法放贷行为人实际收取的除本金之外的全部财物,均应计入违法所得。未经处理的非法放贷行为的次数、数额、违法所得数额和非法放贷对象数量应累计计算。

六、非法放贷行为涉及其他犯罪的处理

如果非法放贷行为涉及擅自设立金融机构、套取金融机构资金高利转贷、骗取贷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应以重罪处罚。如果为强行索要因非法放贷而产生的债务,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应数罪并罚。如果纠集、指使、雇佣他人采用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手段强行索要债务,尚不构成犯罪,但实施非法放贷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应按照非法经营罪的规定酌情从重处罚。

七、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或恶势力的处理

如果非法放贷行为属于有组织地进行,并且涉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或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的认定标准,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对于黑恶势力非法放贷行为,可以根据本意见第二条规定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非法放贷数额、违法所得数额、非法放贷对象数量起点标准的50%确定,同时具有本意见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可以根据相应数额、数量标准的40%确定。

八、施行时间

本意见自2019年10月21日起施行。对于本意见施行前发生的非法放贷行为,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通知的规定办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补充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该规定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制定了详细追诉标准,包括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的具体追诉情形。这是司法机关首次专门制定此类标准,有助于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衔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特别是对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的相关追诉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实缴注册资本不足法定限额、达到法定限额但仍虚报注册资本、给投资者或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其他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

  • 法律上对非法集资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 洗钱罪的司法解释
  •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及量刑标准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