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复杂陌生环境下的审计对策

复杂陌生环境下的审计对策

时间:2024-01-13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48
在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如何真正了解、识别被审计单位复杂或陌生的业务。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必须用合理的事实说话,有效的回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在实务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口:

复杂陌生环境下的审计对策

1.行业背景调查

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背景下,对拟审计的上市公司进行背景调查已变得可行。通过互联网上提供的公司信息搜索服务,可以在线进行背景调查,以鉴别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通过了解行业背景,包括国家发改委对各行业的规划以及专家的行业经济分析,可以有效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工艺,包括查看生产现场

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和行业对比,可以了解设计产能、关键设备的先进性等信息,从而收集到有效的生产经营资料。这有助于审计人员在审计前对上市公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将公司的财务与实际经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公司的资产情况。

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盈利模式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盈利模式、主要供应商、主要客户、行业地位和竞争等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前需要重点掌握的领域。通过掌握行业调查报告中的有价值资料,可以分析行业风险。

4.大量从非财务渠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供应、销售等所有重大信息

通过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生产、供应、销售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会议纪要、统计报表、分析报告等,可以印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审计人员应特别关注企业收发文件登记簿,以获取重要的收发文件信息。

5.取得企业的内部财务资料,以印证对外报送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

审计人员应获取企业的内部财务资料,如审计情况通报、成本分析、财务分析、财务工作会议纪要等,以印证对外报送的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审计人员应关注企业自身发现的问题,并评估这些问题对年报的影响以及是否已在年报中披露。

6.取得企业的合同登记簿,或者是合同章、公章盖章登记簿

审计人员应关注重大合同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以及例外或有事项的合同是否及时进行了会计处理。审计人员应深入了解企业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

7.积极利用专家的工作

对于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范围之外的特殊事项,如果对财务报表影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利用专家的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舞弊存在或排除合理怀疑。

8.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

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状况,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经济景气和竞争情况,内在因素包括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通过了解这些因素,审计人员可以评估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以及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程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 有限公司解散协议的撰写

    有限公司解散协议的撰写过程。会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召开,决议内容包括提前终止合资经营合同和公司章程,进行清算并成立清算委员会,同意职工经济补偿方案,以及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清算审计。会议内容全体董事一致通过,且签署了相关文件。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公司转让的条件

    公司转让的条件和流程。在转让前需要进行检查,包括检查公司是否存在债务、以前的经营状况、是否按时参加年检以及审计报告。转让流程包括召开股东大会讨论、进行国有资产评估、签订合同等。在转让完成后,需要修改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和公告。

  • 增资协议
  • 项目融资后公司破产的法律程序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