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依据是什么

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4-10-26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4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人们的办事,办事过程及效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发展在政府机关的办事,在一些办事过程中都比较麻烦。那么政府对于实现透明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汇整一下关于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依据是什么。

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

第一章 总则

株洲市国土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公厅(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对流传的虚假或者不完整的政府信息,与该信息有关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等澄清。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和条例规定,界定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具体范围,编制、公布并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第五章 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

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并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场所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

第六章 公开的程序

行政机关制作的政府信息,由制作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政府信息,由保存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行政机关从其他行政机关获取、保存的政府信息,由提供该信息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但是行政机关对该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的,由加工处理的行政机关负责公开。

第七章 监督和保障

行政机关应当编制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于次年3月31日前通过本级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网页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第八章 附则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向政府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不得违反规定向申请人收取费用,也不得要求申请人通过其他组织、个人以有偿方式获取政府信息。

以上是株洲市国土局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株洲市国土局制定了本办法,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以及监督和保障措施。

信息公开的意义和范围

信息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

2015年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

201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督查信息公开工作,各部门提前公布了他们的信息公开“成绩单”。然而,信息公开不仅需要速度和规模,还需要更加注重质量。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明确强调了9个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包括行政权力清单、财政资金、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环境保护等。这些领域中的一些方面是首次纳入公开范围,例如要求地方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公开棚户改造建设项目信息、国有企业信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信息等。

信息公开的意义

政府的信息公开对人们在办事过程中更加便利,并且可以更好地行使监督权。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向当地政府咨询任何疑问。

信息公开的内容

市级政府应当重点公开的内容:

1. 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2. 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土地使用的审核情况。

4. 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5. 债权债务和筹资筹劳情况。

6.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7. 市级集体企业及其他经济实体承包、租贷、拍卖等情况。

8.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重点公开的内容:

1.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村工作政策的情况。

2. 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3.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他使用的审核情况。

4. 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和使用情况。

5. 乡镇的债权债务和筹资筹劳情况。

6. 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

7. 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贷、拍卖等情况。

8.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监视器拍照是否合法

    使用监视器进行拍照是否合法的问题。餐厅使用监视器拍摄明星并将其照片发布到网络上被认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许可公开他人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是非法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法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包括侵犯隐私权的各种行为,如公开个人信息、非法跟踪监视等。同时,文章指出隐私权是自然权利,只有在内容合法且不违反公共道德的情况下才受法律的保护。最新规定《民法典》也明确了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的具体行为。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工作单位是否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畴

    工作单位是否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畴。根据《侵权责任法》和隐私权的定义与特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跟踪和监视等。因此,如果工作单位属于个人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息,那么它应该受到隐私权的保护,不被非法公开或侵犯。

  • 监察调查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
  • 企业名录的隐私性质
  • 公司邮箱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