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南开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南开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59
政府信息公开能够进一步促进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在实际的生活中,常常出现政府信息成“公开是个例,不公开是惯例“,这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与对政府信息公开不力缺乏问责有很大关系。那么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有哪些条例来支持?以下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在线小编为您整理。

政府信息公开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以及第九条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之规定:(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披露相关信息是央行职责,既保障人民知情权,又能够消疑释惑及时检讨研判发布实施相关政策的后果及影响,与此同时,实行开门办政、依法行政,方可取信于民取得有利效果。

《条例》从基本原则、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法规,是一部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律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更加有效地防治腐败。国家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电子政务是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在加强电子政务建设的同时,构建网上信息公开平台。

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自然也不能缺席,于是很多政府部门热衷于开通政务微博、官网、政务APP,这并没有错,但不少政府部门对此却重开发建设,却疏于维护与管理,如对网页很少更新或长期不更新,甚至让官网变成了僵尸网站。本来是出于便民、惠民,为了达到政务公开目的的官网,却让人看到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弊病。

因为鲜有行政单位负责人因信息公开不力而被问责的先例。但是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是对公众知情权与监督权的尊重,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是避免权力任性与腐败的重要手段,从而才能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监视器拍照是否合法

    使用监视器进行拍照是否合法的问题。餐厅使用监视器拍摄明星并将其照片发布到网络上被认为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未经许可公开他人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是非法的。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法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范围,包括侵犯隐私权的各种行为,如公开个人信息、非法跟踪监视等。同时,文章指出隐私权是自然权利,只有在内容合法且不违反公共道德的情况下才受法律的保护。最新规定《民法典》也明确了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的具体行为。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工作单位是否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畴

    工作单位是否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畴。根据《侵权责任法》和隐私权的定义与特征,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公开个人信息、非法跟踪和监视等。因此,如果工作单位属于个人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息,那么它应该受到隐私权的保护,不被非法公开或侵犯。

  • 监察调查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
  • 企业名录的隐私性质
  • 公司邮箱是否属于个人隐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