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行政案件立案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行政案件立案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10-0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82
行政立案是指法院对立案部门,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审查,以决定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该诉讼的司法行为。在审查起诉材料时,应当审查以下内容:第一,法定条件。包括审查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审查原告是否适格、是否有明确的被告、是否有具体的诉讼请求记忆事实和理由。第二,法定起诉程序。审查当事人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如是复议前而当事人并没有在起诉之前经过行政诉讼之前经过行政复议,法院将不再予以受理,并告知原告复议决定在再诉讼。第三,法定起诉期限。审查当事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起诉。第四,审查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完整、形式是否规范,是否提交了相关行政处理决定书以及相关证据等,其他手续是否符合法律要求。第五,审查是否属于重复诉讼。

行政诉讼案件的形式要件审查

根据行政诉讼案件起诉人所提交的材料,人民法院立案部门应当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形式要件审查。这一审查过程主要涉及对原告提交的书面起诉材料的形式要件是否符合法定条件的审查。其中包括对起诉状的形式要件审查以及起诉人身份要件审查等。

审查起诉状的方法和技巧

立案部门首先应当明确法律要求起诉状必须具备的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以及第三款的规定,在形式上,起诉状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具备明确的被告、具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部分完整。因此,在实践工作中,立案部门应当审查起诉状的以下主要内容:

1. 是否有明确的被告

立案部门需要核实起诉状中是否明确指明了被告的身份,并且被告是否为行政主体。由于立案部门通常只能直接接触起诉人,很少接触被诉主体,而且被诉主体是否适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在庭审中进一步查明。考虑到立案部门的审查时间有限(通常为七日),因此对被告的审查标准相对较低。只要原告在起诉时明确指明了被告,并且被诉主体与被诉行政行为有关,就符合初步审查的要求。基于这一要求,立案部门还应根据原告所诉的事实和理由,对是否应当追加或变更被告进行初步审查。

2. 是否应当追加或变更被告

举例来说,如果原告对行政主体颁发的土地使用权证不服而提起诉讼,立案部门应当审查起诉状中原告所列的被告是否包括土地使用证上盖章的行政主体。如果不包括,立案部门应当询问当事人是否是因为错列或遗漏了被告。如果是这种情况,应当建议原告变更或追加被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撰写刑事犯罪检举信

    如何撰写刑事犯罪检举信。文章详细介绍了检举信的格式和内容,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同时,还介绍了撰写检举信时应注意的事项,如实事求是、提供证据和书写规范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电话举报的注意事项,如事先准备、简明扼要和保密等。

  • 公安机关隐瞒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

    公安机关处理隐瞒信访事项的方式。公安机关需建立重大信访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不得隐瞒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信访人需按照法律程序提出信访事项,采用走访形式时应当到指定场所提出,并客

  •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质,反映了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基于公民权利,公民可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部分信息不可公开,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此外,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依托特定载体,不同载体的成本需法律

  • 南昌市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

    南昌市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的流程。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并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可通过互联网、信函、传真或当面申请。市政府办公厅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处理,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无法答复的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市政府网上公开的信息有时效性,超过留存期的信息需到市政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号标准》 促进司法标准化建设
  • 盖房时多占邻居家80公分宽应赔偿多少钱
  •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以找国土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