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土地管理 > 土地纠纷 >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5-03-3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8882
基地纠纷在农村比较常见。而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类型和特点是什么?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类型有两种,因权属不明引起的案件和因侵权引起的民事案件。而处理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农村宅基地纠纷的类型及特点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因权属(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明引起的案件。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12月18日发布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对宅基地的权属发生争议时,应由人民政府进行处理。如果当事人对政府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类案件不属于法院的管辖范围。第二类是因侵权或随意处分宅基地引起的民事案件,这类案件属于法院的管辖范围。

农村宅基地纠纷的最大特点是它往往伴随着其他纠纷一起发生,比如房屋纠纷、相邻权纠纷、婚姻、继承纠纷以及分家析产纠纷。在立案时,宅基地纠纷常常作为上述纠纷案件的一项诉讼请求,很少单独发生而被单独立案。

二、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原告资格的审查。原告必须与争议宅基地有直接利害关系,即对该宅基地直接主张权利或因他人对其合法使用的宅基地实施了侵权行为而诉请人民法院保护的人。在原告提起侵权诉讼时,应提交宅基地使用证。

2、对被告资格的审查。(1)被告与原告所主张的权利有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比如全部或部分占有争议宅基地的人;(2)妨碍原告合法使用宅基地的人,比如越界建房的人、阻止他人施工的侵权人等。

3、是否属于法院主管的宅基地纠纷。首先,要审查是否属于行政案件;其次,要审查是否存在其他不属于法院管辖的情况,比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其使用的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给单位职工建造私房,职工因建房用地发生纠纷的情况。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90)民法字第2号的批复规定:“行政机关对土地争议的处理决定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不应以民事侵权案向法院起诉,应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该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依法强制执行。”在具体执行这一批复时应当把握,如果当事人所提侵权事项是处理决定未涉及的,则应当立案受理。

4、根据专属管辖原则,宅基地案件应当由宅基地所在地的法庭或法院受理。立案时的审查只是根据原告的诉称进行程序上的审查,并不做实质上的审查。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受理,不符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如果当事人坚持起诉,应裁定驳回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权属争议及解决方法

    土地权属争议的定义及其分类,包括国有用地与农民集体之间关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多类争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三级权属争议调处平台和联动机制,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强化争议调处工作的前期预防和排查,并注重人才培养和业务培训等措施来解决土地权属争议。

  •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备条件

    农村宅基地买卖的必备条件和宅基地处理的相关原则。买卖必须获得村级和乡级政府批准,双方为同村村民,受让人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且必须宅基地与住房一并转让。处理宅基地纠纷时,需保护国家和集体的宅基地所有权及公民和法人合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权,并随房屋转移。同时

  •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

    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政府处理、起诉等。同时介绍了农村宅基地转让纠纷的类型,如无效合同、未经批准转让等。文章还阐述了农村宅基地转让的条件及宅基地转让的除外条件,如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转让行为需得到集体组织同意等。

  • 农村宅基地的拆迁补偿标准

    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国家和地方有明确的补偿标准制定规定,征收土地的补偿内容根据被征收土地的原始用途进行补偿。同时,对于被征地农民的住房保障措施也有所安排。解决宅基地纠纷的途径包括协商、行政解决、司法解决和人民调解。

  • 宅基地拆迁纠纷的处理原则
  • 农村宅基地纠纷立案时的注意事项
  • 农村宅基地纠纷可以找国土局吗
土地管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