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出租舞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 私设“小金库”:某些单位将闲置的办公设备、车辆、机械、办公房等固定资产出租,然后将出租收入私自设立“小金库”。
2. 挪用固定资产:一方面,单位将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转移给其他单位使用,由其他单位转租,坐庄分成收入;另一方面,经管人员将闲置的固定资产出租给关系户使用,不办理任何手续,出租收入不入账。
3. 操纵固定资产盘点:为了掩盖账实不符,单位往往通过操纵固定资产盘点来掩盖固定资产存在的舞弊情况。
4. 收支不真实:单位将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先挂在单位暂存款,然后通过暂存款科目列支一部分支出,使单位收支不真实。
5. 用租金抵顶其他开支:单位使用固定资产出租收入抵扣在承租方购买的商品或招待费开支。
固定资产出租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经费不足和职工福利:一些单位因行政办公经费紧缺,业务接待费开支困难,将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列支在“小金库”中;有的单位为多发职工福利,将出租固定资产收入设立账外,直接分配给职工作为福利费。
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固定资产的购置,而忽略了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单位缺乏规范的资产购置、保管和使用制度,资产的领用、保管也没有健全的台账或记录,缺乏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工作,为固定资产出租舞弊提供了机会。
3. 监督失控:一些单位出租办公用房时,收入不全部入账,直接抵顶单位的招待费、福利费支出。财务部门对单位租赁收入缺乏完整的台账或记录,对固定资产的租赁监督形同虚设,会计监督失控。同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出租没有实施严格的报批或审批手续,造成收入不入账等现象,致使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失控。
4. 经营管理不透明、不公开:导致出租价格不合理,使少数人获利,出租收入严重流失。同时,少数单位领导的政策法律意识淡薄,使用上存在随意性。
固定资产出租舞弊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资产流失:国有资产出租收入转移或进入账外,造成单位内部不公平,引发其他问题。
2. 腐败滋生:账外账、“小金库”易引发单位或部门及个别人的腐败行为。
3. 国家税收流失:固定资产出租收入不入账,导致房产税、营业税等未缴纳,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为了应对固定资产出租舞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审计对策:
1. 关注舞弊动机:审计人员应重视分析性复核的应用,通过与以前年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固定资产舞弊的迹象。
2. 测试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使用等环节进行测试,检查单位是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执行。
3. 加强清查盘点:了解单位历年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情况,重点关注账实不符、长期未用、毁损报废、调账频繁的固定资产。制定全面、细致的盘点计划,进行必要的人员和物资准备。
4. 审查合同和票据:审查合同签定的有效时间,同时审查收款票据和承租方的票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不合规的开票行为。
为了防止固定资产出租舞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严格审批制度:对固定资产出租进行严格管理,房屋出租必须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并由主管部门操作。
2. 公开操作:规定出租期限,采取公开拍租形式,禁止协议出租,防止暗箱操作。
3. 规范收入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禁止私设“小金库”,禁止将收入转入单位食堂、工会等,以防脱离上级部门的监管。
4. 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力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监督检查部门应将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5.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不按程序报批、暗箱操作,收入不纳入财政管理,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等行为,应追究单位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并将资产管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考核的重要内容。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特别是在骨折三个月后的情况。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申报,否则劳动者及其工会可申请。申请时需携带劳动合同、申请书、身份证、事故情况材料等。工伤认定机关有权不受理未能提交充分资料或超过申请时效的申请。如有疑问,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
如何撰写刑事犯罪检举信。文章详细介绍了检举信的格式和内容,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同时,还介绍了撰写检举信时应注意的事项,如实事求是、提供证据和书写规范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电话举报的注意事项,如事先准备、简明扼要和保密等。
公安机关处理隐瞒信访事项的方式。公安机关需建立重大信访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不得隐瞒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信访人需按照法律程序提出信访事项,采用走访形式时应当到指定场所提出,并客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质,反映了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基于公民权利,公民可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部分信息不可公开,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此外,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依托特定载体,不同载体的成本需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