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设置权是指立法机关和特定行政机关依照职权或依照宪法、法律授权在法律规范中创制或设立行政处罚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内容包括创制或设立行政处罚的种类、名称、处罚的数额幅度、规定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和行政处罚程序等。行政处罚的设置权来源于国家的权力,而国家的权力归根到底来自于人民。为了保护公民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国家才有权行使行政处罚权。而国家要使行政处罚权发挥作用,就必须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形式就是行政处罚的设置及其实施。
行政处罚的设置权在不同的行政处罚设置权主体之间分配,这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内部职责分工。这种分配一般也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值得指出的是,从法社会学角度来看,这种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分配受到一国国情(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制约。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行政处罚设置权的分配也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行政处罚设置权主体是作为国家立法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及其所属部委、省会所在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城市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和各级政府。《行政处罚法》第9条至第14条明文规定了这些行政处罚设置主体的权限。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交通事故私了不成时,除了人证外,还需结合其他证据形成有效的证据链才能起诉。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等。书证和物证是具体实物证据,证人证言需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如实陈述,当事人的陈述需经过行政机关核实才能作为证据。同时,在处理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期限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根据《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的规定: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停止出口退税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