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是指以书面形式表达出的文字、符号、图案等内容,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书证可以分为原本、正本、副本、记录本、影印件和译本等形式。例如,门面租赁合同、前置许可证件及文件批复件、营业执照等都属于书证的范畴。
在收集书证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物证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和表现的证据。在商标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中,商标标识、标有商标标识的商品、包装等都属于物证。
视听资料是利用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等手段反映出的音响、影像或其他信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例如,工商部门对违法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行为的录像就是一种视听资料。
对于视听资料,有以下要求:
证人证言是指了解行政违法行为的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行政机关或组织作出的陈述,是行政处罚中常用的证据形式。
证人证言类证据有以下要求:
行政处罚案件中,当事人的陈述主要指行政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包括陈述、申辩、听证程序中当事人所作的辩解。真实的陈述可以作为认定案件的直接证据,对行为人的陈述和辩解应认真听取,避免只听取一方的陈述。需要注意审查行为人的陈述和辩解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一致、合乎情理。当事人的陈述如果以询问、陈述、谈话笔录形式出现,应由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
鉴定结论是指接受委托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机构,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所作的书面结论。例如,监测报告就是一种鉴定结论。鉴定结论类证据有以下要求:应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有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说明分析过程。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违法案件的现场以及不便移动的物证等进行勘查、检验后作出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记录。勘验笔录所反映的多是客观情况,一般是在案件发生后进行。例如,对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产地的现场进行拍照,并以文字、表格、图画、数据等形式记录结果。进行勘验时,勘验人员应出示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有关单位派人参加,被邀请人应在笔录上签名。
现场笔录是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对有关的现场、物品进行调查所作的客观记录。现场笔录由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在当事人的参与下制作,其内容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现场事实,既不能事先提前做好,也不能在事后补记。
现场笔录类证据有以下要求: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在对市场主体进行行政处罚时,应主动承担举证责任。行政处罚的证据种类通常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等。对于每一类证据,行政机关都应严格按要求收集,确保证据的真实可靠,以便做出正确的处罚,维护市场秩序。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如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乱开罚单的问题。文中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指出公民有权对交警的不严格执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投诉步骤包括收集证据、查找投诉渠道、书面投诉以及跟进投诉进展。通过合法途径投诉,可以维护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