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证是指以书面形式表达出的文字、符号、图案等内容,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材料。书证可以分为原本、正本、副本、记录本、影印件和译本等形式。例如,门面租赁合同、前置许可证件及文件批复件、营业执照等都属于书证的范畴。
在收集书证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物证是指以实物形态存在和表现的证据。在商标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中,商标标识、标有商标标识的商品、包装等都属于物证。
视听资料是利用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等手段反映出的音响、影像或其他信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资料。例如,工商部门对违法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行为的录像就是一种视听资料。
对于视听资料,有以下要求:
证人证言是指了解行政违法行为的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行政机关或组织作出的陈述,是行政处罚中常用的证据形式。
证人证言类证据有以下要求:
行政处罚案件中,当事人的陈述主要指行政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包括陈述、申辩、听证程序中当事人所作的辩解。真实的陈述可以作为认定案件的直接证据,对行为人的陈述和辩解应认真听取,避免只听取一方的陈述。需要注意审查行为人的陈述和辩解与其他证据之间是否一致、合乎情理。当事人的陈述如果以询问、陈述、谈话笔录形式出现,应由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盖章。
鉴定结论是指接受委托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机构,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所作的书面结论。例如,监测报告就是一种鉴定结论。鉴定结论类证据有以下要求:应载明委托人和委托鉴定的事项、向鉴定部门提交的有关材料、鉴定的依据和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鉴定部门和鉴定人资格的说明,并应有鉴定人的签名和鉴定部门的盖章。通过分析获得的鉴定结论,应说明分析过程。
勘验笔录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违法案件的现场以及不便移动的物证等进行勘查、检验后作出的能够证明案件情况的记录。勘验笔录所反映的多是客观情况,一般是在案件发生后进行。例如,对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产地的现场进行拍照,并以文字、表格、图画、数据等形式记录结果。进行勘验时,勘验人员应出示证件,并邀请当地基层组织或有关单位派人参加,被邀请人应在笔录上签名。
现场笔录是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过程中,对有关的现场、物品进行调查所作的客观记录。现场笔录由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在当事人的参与下制作,其内容是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现场事实,既不能事先提前做好,也不能在事后补记。
现场笔录类证据有以下要求: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在对市场主体进行行政处罚时,应主动承担举证责任。行政处罚的证据种类通常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等。对于每一类证据,行政机关都应严格按要求收集,确保证据的真实可靠,以便做出正确的处罚,维护市场秩序。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