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行政处罚和环境行政处分是环境行政主体对违反环境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的行政制裁,但两者在对象、形式、性质、法律依据和救济途径上存在差异。
环境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
简易程序是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由环境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执行的程序。适用简易程序的条件包括:违法事实确凿、有法定依据和罚款数额较小或者是警告处罚。
一般程序是环境行政主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所应经过的正常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取证、审查调查结果、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处罚决定书的送达。
听证程序是一种特别程序,用于较大数额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要求公开举行,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或委托代理人参加,制作听证笔录。
执行程序是指环境行政主体对受罚人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的程序活动。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履行行政处罚决定,逾期不履行的,可以采取罚款加处罚款、拍卖财物或划拨冻结存款抵缴罚款等措施。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及部分省市人民政府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这些权限包括规章制定具体规定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以及在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下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进行规范,但范围和种类受到严格限制。对于规章设定行政处罚的讨论存在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行为,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根据相关规定,一般程序处理应在24小时或3日内作出处罚,具体取决于处罚种类。常见交通违法行为包括闯红灯、超速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员超载和不礼让行人等,这些行为具有极大的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包括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在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的规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相关期限、行政强制法的强制执行规定,以及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二审判决的规定等。同时,文章也讨论了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和国务院行政编制管理的相关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