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集团内部存在票据贴现业务的情况,在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抵销双方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差额(即票据贴现利息)应作为利息支出列示在“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企业收到的票据贴现款净额应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列示为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具体可以列在“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
在实务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某一被投资公司在上年未纳入合并会计报表范围,但由于增加投资等原因,在本年又纳入了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对于这种情况,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列示被投资公司的货币资金期初数。
建议参照《现金流量表准则》的相关规定,将该被投资公司的货币资金期初数列示在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
在审核过程中,要关注现金流量信息与其他财务信息,特别是会计报表附注是否相符。还要注意本年现金流量信息与上年现金流量之间是否存在内在的勾稽关系。
建议将现金流量表审核作为每个报表项目审计的必备程序。现行的审计工作底稿通常将现金流量表审计作为一项综合审计程序单独进行。但考虑到现金流量信息分散在每个科目中,建议在每个科目的审计程序中都增加与现金流量审核相关的内容,以提高现金流量表审核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准则和制度没有明确规定的特殊项目,建议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以便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包含对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范围的说明、审计发现和问题的说明、整改建议及跟踪审计情况。同时,纳税人需按法律规定向税务机关报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