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决定书不符合法定送达方式怎么处理
时间:2025-02-03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行政处罚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许多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书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那么,行政处罚决定书不符合法定送达方式应该怎么处理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欢迎阅读。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及要求
直接送达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在场,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直接送达的方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无特殊情况时,应当采用直接送达的方式。
- 直接送达时,应当由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
- 如果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案件承办人员应在《送达回证》上注明。
- 如果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可以送交代理人签收。
- 如果受送达人已指定代收人,可以送交代收人签收。
- 送达的法律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要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即为送达日期。
留置送达
留置送达是在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的情况下采用的送达方式。留置送达的要求如下:
- 留置送达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
- 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并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签收事由和日期。
- 送达人和见证人要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并将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 如果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送达人应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将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 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邮寄送达
当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邮寄送达的方式。邮寄送达的要求如下:
- 只有在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才能采用邮寄送达。
- 邮寄送达的送达日期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准。
- 邮寄送达时,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如果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 如果送达回证没有寄回,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是最后一种方式,只有在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时才能采用。公告送达的要求如下:
- 通过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时,可以采用公告送达。
- 公告送达可以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 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为60日。
- 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
- 登记管理机关采用公告送达方式时,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如果对以上内容有疑问,请在本网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
行政处罚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不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同时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在处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避免与民事
-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机关是负责违章建筑管理的部门,当地城建监察大队可接收举报。城建监察队伍的职责包括实施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的监察,并对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具体操作。包括立案根据监督检查职权,调查取证程序,办案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扣押通知和处理等细节。涉及证据收集、处理违法物品等方面,强调程序的合法性和严谨性。
-
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是什么
-
行政处罚决定书不符合法定送达方式怎么处理
-
烟草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