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但是,系统地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对独立审计进行的研究却显得相对匮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意味着较低的审计风险,使审计师更愿意出具清洁度较高的审计意见。特别是随着审计方法向以客户经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发展,公司治理质量必然会对审计意见产生重大的影响。国内学术界对影响审计意见的因素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索。
①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②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注册会计师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③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经测试,承销业务内控制度能够有效执行,符合性测试相符率较高,可适当简化实质性
内部控制比较混乱的被审计单位,以及可能存在重大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被审计单位,可考虑采用详查法。